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

左良玉兵败罗猴岭 杨嗣昌督师襄阳城(二)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崇祯颔首道:“卿可放心地去襄阳,所需一切,朕即谕各有司即日供办。”

次日,崇祯下旨杨嗣昌以阁臣督师湖广,赐精金百两,大红纻丝表里四匹,斗牛衣一件,赏功银四万两,银牌一千五百个,纻丝和排绢各五百匹,发给“督师辅臣”银印一颗,饷银五十万两。传旨中午皇上在平台赐宴,为他饯行。午时一刻,杨嗣昌由王德化引进平台后殿,鼓乐声中随着鸿胪寺官的鸣赞向皇帝行了常朝礼。光禄寺已在殿中摆了两席,一席摆在御案上,一席摆在下边。杨嗣昌叩谢后入席,向北与崇祯相向而坐。崇祯举起玉斝向他敬酒,杨嗣昌急忙离开座位,双手跪捧,轻呷一下,毕恭毕敬地把酒浇在地上,叩拜道:“谢圣恩!”垂手躬身而立。

御前太监马元程双手捧着一个黄绫云龙锦盒,尖声道:“杨嗣昌谢恩呐!”杨嗣昌又跪下叩了头,捧接锦盒。崇祯道:“朕昨夜写了一首诗,为先生出征送行。愿先生旌麾所指,寇氛尽消。”

杨嗣昌又叩了一个头,双手颤抖着小心打开锦盒,盒内有一卷正黄描金云龙蜡笺,展开细看,上有御笔亲題的一首七绝诗,每字两寸见方,他朝上望了一眼,见崇祯面带微笑,低头朗诵道:

“盐梅今去作干城,

上将威严细柳营。

一扫寇氛从此靖,

还期教养遂民生。”

两眼登时涌满泪水,诗后題着的“赐督师辅臣嗣昌”七个字,又一行字是“大明崇祯十二年己卯九月吉日”,还有加盖着的“崇祯御笔”和“表正万方之宝”两方篆体阳文朱印,都有些模糊了,哽咽着说不出话來。

平台赐宴虽说隆重,但只是走走过场,用不了多大工夫。赐过御诗后,仪式即告完毕,撤去酒肴。光禄寺和鸿胪寺的官员们先退走,王德化、马元程等几个太监也都退下,殿内只剩下崇祯、杨嗣昌二人。崇祯招呼杨嗣昌将凳杌移近,缓声问道:“先生远离京城,奔赴襄阳,实在万不得已,朕舍不得先生。剿贼重任系于先生一身,朕所望甚厚。”

杨嗣昌感激道:“臣蒙皇上知遇,铭记五内。自任本兵以來,清兵入塞,破名城,掳藩王,损主帅,圣心焦劳。每一念及,惶惊万分。皇上不以此罪罚,臣有尺寸微功,即刻褒扬,命翊赞中枢。圣眷恩重,敢不报效?”

“朕想你此去襄阳,用‘督师辅臣’官衔为宜。朕实不忍心先生离开左右,但寇乱日急,不得已烦先生远行。”崇祯嗓音有些沙哑,吃了口冰糖燕窝,说道:“卿去湖广,以剿献贼为主,但亦当兼顾商洛。倘若闯贼从商洛山中窜出,亦不要使之与献贼合兵一处。”

杨嗣昌答道:“皇上英明天纵,烛照贼情。臣至襄阳,当谨遵皇上所授方略。”

“先生此去,还有什么事需准备?”

“大军云集于川、楚交界与陕西南部,距离督饷侍郎驻地池州甚远,请命张伯鲸移驻湖广用兵之地,最为便捷。左良玉虽然新败,但此人有大将之才,他麾下多是精兵,乞皇上格外施恩,封他为‘平贼将军’,以壮士气。”

杨嗣昌起身要拜,崇祯伸手阻拦道:“殿内只有你我二人,不必拘礼,坐着说吧!”

“君父面前不可失仪,皇上格外恩典,臣不胜惶恐。”杨嗣昌依旧叩拜,才说道:“臣蒙知遇,受恩深重,惟有鞠躬尽瘁以报皇上。然臣一离国门,便成万里,不似在京师大内,可睹圣颜,当面请旨。孙子云:‘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然以今日情势而言,欲速胜恐不甚易,流贼需次第歼灭,不能一蹴而就。如此耗费粮饷必多,朝臣拘于习气,物议横生,但有皇上做主,臣可放心。只是朝臣若阳奉阴违,暗中掣臣之肘,兵马、钱粮、军械、奖惩……不能因需而定,凯旋势必遥遥无期。臣剿得了刀枪之贼,却奈何不了衣冠之寇。”

“先生放心,朕不会教他们蒙混欺瞒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左良玉兵败罗猴岭 杨嗣昌督师襄阳城(二) (第2/3页)

“不必说他了,还不到时候,朕要磨磨他的棱角。”

“臣愿自请督师襄阳,竭犬马之力,剿平逆贼,略赎罪愆。”

“先生不辞辛劳,朕心甚慰。西望云天,殊劳朕忧!而朝廷百事丛脞,亦不可一日无先生,朕左思右想,踌躇不决。”崇祯脸上闪过一丝笑意,随即叹口气道:“朕经营天下十余年,大臣渎职,小臣贪墨,国事糜烂至此,可为浩叹!朕不意以四海之大,竟沒有如关云长、岳武穆一流的将才!”

阅读崇祯皇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