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王侯

〖大周王侯〗

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方敦孺今年甚至都没参与春闱大考的任何筹备,也没担任任何相关的工作。为了避嫌,他已经做到了极致,所以怀疑方敦孺替学生作弊的想法也只是在众人的脑海中滚了几下,随即便烟消云散了。唯一的解释是,这个林觉确确实实是自己写出的这些文章,毋庸置疑。

一片寂静之中,郭冲微笑开口道:“严爱卿,诸爱卿,你们认为林觉这篇策论文章如何?朕觉得他可得本科状元,你们现在可有异议了?”

“恭喜圣上,贺喜圣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他们也都知道,方敦孺事前为学生写了底稿这件事是有些荒谬的。且不说方敦孺根本不可能这么干,他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人。就算方敦孺愿意为自己的学生助力,他也完全不知道此次春闱的试题。

要知道,春闱大考的出题原则是,上至圣上,下至州县官员,每年每人都要为礼部出一道题目并汇总至礼部。这之后便进行筛选,将一些明显不适合的题目剔除。最后,每年得可用之题三百余,形成题库。科举三年一届,三年中便将汇总可用之题上千,这便是最终科举大考的题库来源。

到了秋闱春闱两级大考之前,大周皇帝会派专人在礼部的题库房中各抽取三套考题。在大考之前规定时间,这些被选中的题目都躺在皇上的文宝阁中,专人严密看守。直到最后关头,皇帝才随机选中其中一套题目,交由礼部送达各地考场。科举大考从来都是朝廷的头等大事,由此可见一斑。之所以每次大考抽取三套题目,那也是因为防止试题泄露。一旦发生试题泄露,可有另外两套备用。

所以,在这一系列严密的措施之下,提前得知试题是绝无可能的。就算出题的所有官员都将自己出的题目公开,那也是上千套题目的自由组合。你想要提前做好准备,那岂非是要将这上千套题目都答一遍,写上几千篇文章和上千首诗词,并且背的滚瓜烂熟。这是绝对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更有甚者,有的年份,皇帝会亲自临时命题或临时指派某大臣命题,弃题库题目不用。那便更是没有提前作弊的可能了。譬如去年秋闱大考的策论题,便是郭冲亲自命题的关于商鞅变法的题目。那题目直到各地开考的前一个时辰,主考官员才有权打开密封的锦囊,将最后一题策论题加在考卷之上。

第四九九章 金口玉言 (第2/3页)

之精辟透彻、逻辑结构之缜密,皆让人叹为观止,不得不为之折服。

严正肃读完了全篇,手指微微的颤抖着,那份答卷在他手中哗啦啦的作响,似乎太过沉重,让他有些拿捏不住。

群臣也都惊愕的沉默着,所有人都处在一种不太真实的感觉之中。他们的目光看着面前这个脸上尚带着稚气的年轻人,很难想象这个年轻人居然写出了这般老辣的文章来。这和他的形象完全的不符。

他们当真中甚至有人生出了怀疑,这林觉的文章别是抄袭而来的吧,莫非是他的老师方敦孺之作?那倒是可以说得通。无论是那篇赋文以及这篇策论,其文中风骨都似乎是个饱经风霜历练的人才能写出的感觉,这青年又怎能办到?

阅读大周王侯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