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之旅

〖我的明末之旅〗

第三十九章 张丰要造大船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

匠、军籍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且身隶匠、军籍是不得应试跻于士流的。

匠户制度有很多弊端,匠户又要受手工官坐头的管制盘剥,工匠以怠工、隐冒、逃亡等手段进行反抗,明政府不得不制定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以银代役法。

到了明末,匠户管理更加松散,或是名存实亡,匠户只要每月上交一定的银子,官府也懒得管理,身隶匠籍者可自由从事工商业,人身束缚大为削弱。

张丰感慨,这个时代万般不好,但至少有一样是比较好的,那就是有很多匠人,铁匠、木匠更是不缺,还有一些能制造兵器铠甲,甚至是能制造火绳枪的匠人。

人才就是财富啊,有这么多的匠人,张丰大大放心,自己的兵工厂很快就能制造出一支一支的火枪,当然,关键是要有足够的,质量比较好的精铁。

没有大量的钢材,这是张丰感到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

钢材啊!

大量的钢材!

这个问题真头疼,张丰心中想道,这五千斤精铁用完,不知道还能不能从官府买到大量的精铁,这五千斤精铁还是借口自己是团练总兵,需要打造兵器为由买来的。

张丰道:“这么多匠人,这些都是宝贝啊。”

赵左林道:“匠人历来是不缺的,很多匠户穷得快要饭了,我们待遇这么好,他们挤破脑袋都想过来,甚至匠户营很多人都跑来了。”

“匠户营?”

张丰有耳闻,松江府就有几个匠户营,里面有很多手工艺匠人,这些人,世代相传,部分匠人还有祖传的绝活。

明代沿袭了元代的匠户制度,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

另外,官府的精铁不但贵,而且限量,以后肯定远远跟不上自己的需要,五千斤精铁,只能解燃眉之急,不是长久之计。

张丰问道:“老赵,你们招收的匠人的时候,有没有能造船的匠人,能造那种大轮船的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十九章 张丰要造大船 (第1/3页)

见张丰说不久有五千斤精铁过来,赵左林才稍稍放心,继续汇报道:“老板,按照您高标准,严要求的指示,我们第一批招了两百多人,全部都是熟练的手工匠人,过两天他们将来上班。”

张丰道:“两百多人,不少嘛,居然这么顺利。”

赵左林道:“老板,您不知道,我们要招匠人的消息一放出去,且还中午管饭,每月有二两银子以上的工钱,很多人都跑来了,我们从中挑选了两百多人,再过一个月左右,我们再准备招两、三百人。”

小青山兵工厂的最终规模大约有各类技术工匠一千人左右,经过两次招工,前后历时一个月左右,基本就能达到一千人。

阅读我的明末之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