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马腾天下

〖三国之马腾天下〗

第391章 公平取义说赊贷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春秋中后期,生息借贷逐渐增多,进到战国时期,借贷生息计利已成社会常态,还出现高利贷,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进到秦汉时期,借贷成为一种债务概念,被写进国家律令而合法化。

老子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恢复三代之治,士人之所愿耳。

然当代世风日下,人伦颓丧,何人能挽狂澜于既倒?

我们目前所能做的,不过是将利息降至最低,将受惠人群扩至最大而已。

且赋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与不收利息是两码事。

赋税,国之利器也,属公中之物;赊货人群,民之万一也。

若以公中之物唯独惠顾少数之人,岂非招惹世人侧目而引起众人效颦?

时日一长,其中必会产生墨吏与当事之人勾联,如此一来,又与损公肥私有何差异?

卢纶躬身叹服,道:“先生就是先生,允言服矣!”

陈辅良又说:“对罗千兄所言关于收取利息一事,我想简单地说一说。”

贷,施也,谓我施人曰贷。所谓施人,即谓无偿地给与他人,这是三代时的做法。

西周以后,随着井田制的破坏,‘贷’具有了‘借’的内涵,此种借贷,需要归还。

春秋时借贷需还已属常事,但少有计息者。

时也,势也,故我等不得不如此。

罗千兄所议,颇有古人之风。

这不仅是你之所愿,亦是我之所愿,更是太守大人之所愿也。

愿我等携手共进宏图大治,将张掖治理得清明有加,直追三代,不图青史留名,但愿心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91章 公平取义说赊贷 (第2/3页)

然是由官府来垄断经营的。

再者说,即使是我们将来慢慢放开一些农民可以从事的商贸活动,要知道,能有心、有力从事这方面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

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依附于土地,只不过是从形式上与以前相比有了许多的确不同。

因此来说,担心农民从土地上彻底剥离是没有必要的,也是不可能的。”

阅读三国之马腾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