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唐朝好地主〗

第1312章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儒家当然也有缺点,但能一直被各朝统治阶层采用,当然是有其价值所在。

“宗法制和分封制。”房玄龄又落下一子,“宗法制一直沿用至今,并不曾改变过。倒是分封制,秦废分封立郡县,汉朝行郡国制,到了后来,分封制度更是不断改变,隋以皇子镇守地方授总管之职却不分封藩国。我大唐立国之后,也是如此,到贞观之后,才有了分封之始。现在想来,贞观年的分封,也是你张文远一手推动的。”

“看来,你真正的目的就是要重建分封制了。”

张超想了想,“中原广阔,朝廷对外开拓,如果依然中央直辖,那么如此广阔的地方,其实鞭长莫及。倒不如分封,中原是朝廷直接管辖,而周边分封给宗室和功臣,形成屏藩朝廷之势。这样,朝廷还能够支持诸侯对外继续扩张,既给了诸侯们扩张的权力,同时也坐享了大唐的扩张利益。”

“可周分封天下,也并不太平啊。平王东迁,然后就是五百年的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最后战国争雄。”

张超笑笑,“可起码,诸侯尊周天子八百年。而且,周立国之时,华夏才多大?甚至中原都遍地戎夷,更别说周边蛮胡环伺。而几百年后呢,昔日诸侯已经为华夏打出一片大大的天下,虽各地方言不一,但华夏却始终没变过。”

“天下各地都奉周天子为共主,都以华夏自居,尊王攘夷,才有这文明传世。”

秦汉以后,中原王朝纷乱不止,哪怕一统王朝,也难有什么对外开拓的功绩。反倒是秦汉时的交州、辽东、西域等地不断的丢失。

“文远,你想再行封建,可你就不担心周的春秋战国诸侯混战,不担心汉之七国之乱,晋之八王之乱?”

“中央朝廷与地方诸侯肯定会有博弈,但并非就是无解。朝廷分封诸侯,同时也有推恩令,诸侯国不断的推恩分封变小,并且诸侯封国极多,互相制衡。如果说,所有的封国,或者大多数诸侯都起兵叛乱,那只能说朝廷肯定做错了。”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人伦这些就是让汉人思想统一的工具。

可以说,这一套思想也是有其作用的,最大的作用,就是统一了天下人的思想,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哪怕再经历战乱、分裂,最终大家都还是认为都是汉人,都以统一为目标。

这在张超看来,也是居功自伟的。如果没有这个统一思想,也许河北人就自称为燕人,山东人自称齐人,关中人自称秦人,江南自称吴越,江汉自称楚人,蜀地称蜀人等等。

没有这样一个统一的思想,广阔的中原,早就分裂了。

欧洲比中原大不了多少的一块地方,始终没有统一是为何,首先还是思想。

“房相,如今是大航海时代了,我们的商船都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312章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第2/3页)

先嫡后庶。确立宗法制度,使得权力的传承同道德文化思想统一起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都以这套标准行事,从民间风尚到国家制度都是一致的。

从那个时候起,华夏历经千百年,王朝更替,但是这套宗法制度却没有变,因为大家从小接受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此后孔家的儒家思想,更是成为汉以来,独尊的学术思想。

儒家的思想,影响的是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是那些精英阶层,是那些统治阶级。

阅读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