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志

〖山河英雄志〗

第482章 枋山战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枋山为东海首攻之地,东面虽然林木茂盛,但地势平坦稍利攻袭,是以最精锐的三万青卫军都派在东面唯一可屯兵以驻的老虎沟。

四万江津军旧除一万待守中军,剩余三万就分驻于枋山以西地势险峻的峡谷与下沟滩涂。

张续闻梁宝言心中不禁忧心枋山战局,此时若不能剿灭田文光部,在江宁再有决策之前,青卫军便无可为,只能拒守枋山,为后续战局尽可能争取地利先机。

“敌军用分兵之策,丁勉臣分顾不暇,督帅请准我赴枋山峡谷、滩涂统兵,誓以此身拒东海之兵,将军若不信我,愿以项上人头作保。”易华熙擎身入帐奉剑自誓。

张续侧目梁宝,见其安然以坐,亦早知易华熙于账外窥闻已久。

易华熙去职后,张续与梁宝曾有私议。

宜家三兄弟长兄易行坚身在议政堂编典制法,易行之在青凤卫任校尉加青凤府侍奉衔,视为汝愚至近之臣,一如当初的余杭樊氏,樊文龙接任樊家族长、统领青凤卫。

如今樊文龙统领余杭归顺军在凤陵行营听调,是独立成军还是整编入其他军中,未有定议。

江津四万旧军由易华熙统领,调入青卫军拱助枋山战线。

如今看来亦是予东海战局的临时决议,待江宁战局安定,余杭与江津旧军或许都将独立成军。

加之新调入的江津旧军,驻守在枋山的青卫军已堪七万众,张续原先尚不解江宁如此调配,置大军于枋山只为与毫无战意与东海军对峙,如今东海来援将至,枋山北麓大营攻势猛烈,这七万大军也只能据地利而守战。

当初江宁若是没有如此调配震慑,只怕东海早已趁势进军。

“田文光兵分东西两路,东路在老虎沟被我军所阻,西路再次分兵于下沟滩涂、峡谷强攻,不惜损伤军力亦要强取枋山,便是依仗兵势众于我军。”

“若能赶在张季道大军来前拿下枋山关隘,便能稳固东海后续战局,即使短时间内拿不下枋山关隘,亦能消耗我军军力,幸得有新编入的四万江津旧军,不然仅凭青卫原先军力,即使有兵坚地利之强,也难在东海三倍之敌强攻下守驻枋山。”张续略一思虑又道:“可否趁张季道援兵未至之时,调动武卫、中垒二军先将田文光部围歼于枋山。”

“此时军报未至,江宁不及应对,前调武卫军援守府就是为了防备张季道倾巢来袭,枋山若失,我军尚存余地,无论攻守犹有可为,若是轻调武卫、中垒二军枋山来援,张季道便有机可趁,龙游、定远、镇宁、白石诸城府失陷,东海军便可长驱直入江宁腹地,田文光此时不惜军力于枋山施强压,亦有意打乱江宁驻防部署,我已命武卫、中垒两军固守诸城严防张季道大军突至强袭。”梁宝言道。

这无不显示徐汝愚对易家、樊家的亲近重用,此举或是汝愚有意所为。

最早投附的雍阳梅家,有梅铁蕊领政事堂。

南宁越家偏安一隅未波战火,越斐雪远见卓然自效江宁,是以青凤甚重之,越家虽未在江宁政局中谋位,然水如影于江宁身份特殊,拜越斐雪膝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82章 枋山战局 (第2/3页)

 梁宝闻言眉头紧蹙将手中军报交于张续,言道:“这是司闻曹新呈的东海军报,此时怕还未送至江宁。”

张续观后不禁心中打紧,暗道,张季道自提北略府十万兵马出宛陵疾赴南境,难道他就不怕青州伊瀚文趁机袭取仪兴、泰如。

“如今枋山北麓已有驻军十万余,张季道又再兴兵十万,东海诸军除去安地卫戍便都云集南境,他们难道是要与我江宁在此决战!”张续言道。

梁宝道:“如今凤陵行营中垒、武卫、青卫加上当地卫戍也不过十五万,据城而守占据先机,但于兵力上我军不占优势,此刻荆北战势愈烈,江宁绝不可能从凤陵行营调军来援,此战胜负五五之分,若无奇策,终将演化为比耗供需钱粮的局面。”

阅读山河英雄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