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志

〖山河英雄志〗

第461章 隔水相望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徐汝愚点点头,说道:“景云替我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群之中,应纨儿的身影瘦弱而坚定,应荇身披铠甲腰佩剑铗骑着一匹黑鬃牡马,穿梭往来,看见徐汝愚等人,惊诧万分,拧头正要去喊应纨儿,应纨儿已走出人群迎上前去。

徐汝愚跃下马来,说道:“嫂夫人在此劳累了。”

应明俞、许景澄允诺为流民之事分忧,便随陈预前往毗陵府安排事宜,应纨儿与幼弟应荇留在白石。

应纨儿面容憔悴,想必是离开青池之后,一直劳累不息,敛身施礼,说道:“敢问大人,江宁官佐何时能进驻此地、安置流民?”

樊湛在一旁说道:“官佐随粮而行,只是下阿溪北岸路途尽坏,车行甚缓,还需要两三日。”

“流民迁徙,互相扶持,皆有头领,或是宗长、或是乡老、或是贤良,皆可为民吏,甄选之事也容易。”

徐汝愚望着樊湛,问道:“子湛以为如何?”

两次问询,樊湛不敢再有犹豫,说道:“江夫人之策可纳,东海让出白石,必定心有不甘,惟江宁迅速稳定白石,才能消东海觊觎之心。民得安养,士勇得所任,皆可为江宁之民,忠心可期,实无需别委官吏牧之。”

徐汝愚望向邵海棠,问道:“此例一开,以后新拓之地,皆要因循,邵先生以为可否?”

邵海棠说道:“白石可为殊例,能否因循,还要细究。”

应纨儿说道:“这几日皆有劫粮之事发生,江宁官佐至此,也未必能控制得住局面。”

徐汝愚侧目看了看樊湛,问道:“你以为如何?”

樊湛犹豫不定:樊族新附,在江宁地位不稳,轻言吏事只会惹人猜忌。

“邵先生以为如何?”

邵海棠目光落在应纨儿脸上,笑道:“应氏可有良言相告?”

如今在下阿溪北岸的民众都是去年冬天从北方徙来的第一批流民。

徐汝愚没有随大军一起离开青池前往翠屏山,而是在邵海棠、赵景云、樊湛等人的陪同下,在百十名青凤骑健勇的护卫下,往北而去。

虽然曾益行军还没有从定远撤离,但是最先知道江宁与东海和议的消息的流民已经离开毗陵府往南迁徙了。

地方官员还没能及时进驻安置流民,一切都显得混乱。

徐汝愚皱着眉头,骑坐马上,一言不发。樊湛也心情沉重:江宁选派的官吏仓促间只怕也未必能控制得住混乱。

应纨儿望着这位与夫君昔时亦师亦仇、此时思怨莫名的清矍老者,望着他收敛的、仍予人无上威严的双眸,说道:“纨儿抖胆进言:江宁委吏返归江宁,吏事应从流民选任,方能迅速安定大局。”

白石为江宁边地,经营白石,可图津水、淮水,自然要大力控制。

徐汝愚目光迟疑不定,问道:“你是说江宁只委派正印官?”

“若不能从流民之中选吏,粮至也无法迅速派发下去,垦荒之事也无从谈起。”

邵海棠问道:“选取吏之事又从何处着手?”

第461章 隔水相望 (第1/3页)

二月初旬,东海诸事初定,荆北的形势却愈加严峻,天下形势更加混乱一团。

初春寒气料峭,但是江淮之间的土地上冰雪消融,雍扬以西、津水以东的千里方圆,经历长达数年的战火蹂躏,初次笼罩在静谧的神秘氛围之中。放眼望去,除了偶尔突兀而出的残丘,千里平畴,平铺着漫接天际的新绿。

这千里的方圆以翠屏山、下阿溪为界,分成南北两片,南面归镇宁府治辖,北面归白石府治辖。

滞留东海境内的百多万流民会在打开边境封锁的极短时间内涌入江宁,江宁虽然做了许多准备,仍远远不够。镇宁还好一些,白石却完全是荒芜之地,许伯当割据白石的时期,白石已是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江宁、东海对峙白石,更使得白石境内的残存人口流徙他乡,几乎所有的城池坞堡传驿道路都遭毁弃变成残垣。

阅读山河英雄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