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英雄志

〖山河英雄志〗

第12章 落霞望江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幼黎心神大颤,自从江津在望,昔日嬉闹搞怪的少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则是眼前这位时而抑郁寡欢、时而指点山河的徐汝愚。幼黎顿生一种陌生的感觉,只觉此时的他已与四年前的浴血少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或许才是他真正的自己。幼黎生出即要失去他的感觉,心中不舍,只是目光迷离的凝视着眼前这个少年。

徐汝愚望向幼黎,目光中难得的柔情,说道:“我父乃兴化徐行。”

幼黎知道他要将埋藏内心多年的秘密吐露给自己听,然而初闻“徐行”之名,不由浑身巨震。徐汝愚不为意,继续说道:“我父名居六俊之首,然在灞阳城下身遭暴军屠戮,义父救我于青州伊翰戈下,辗转至江津,于摄山草庐之中,授我兵书阵法。义父虽具凶名,然与父亲一样,心兼天下,曾与父亲在兴化故所就天下势争言数日不果。义父尝对汝愚言,于天下俊豪间,最服庸我父,却也最不服庸我父。遂将平生所获尽授予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易封尘此时已将望江水营悉数归建于江津水营,这于水战盛行、注重江权的南方泽国而言,望江城已是不设防的。然而,在江南尚未出现强大的地方政权,能一举将望江、江津二城拿下,望江现在也是相当安全的。

望江素来注重来自水上威胁,北城、西城历来薄弱,若只得望江,不图江津。江津距此五十里,疾骑一个时辰即至,望江亦不能久守。若据望江,图江津,望江就最佳的中转基地,后方物资、兵源可从水道源源不断的运抵此处,整顿,完全化为战力加诸江津。那时江津危矣。

易封尘出乎上述考虑,将望江水营撤建。

由此可见,江津形势严峻,一解即发,易封尘需要一支强大的水营,以保障清河萧邑与江津之间的水道安全。

码头北侧乱石堆积,蔓草丛生,余晖下,兔走狐奔,群雀纷飞,苍凉气息无庶无挡的弥漫。徐汝愚不由心中一郁,望着无尽凄凉的滴血夕阳,感叹不已。虽未回头,已知幼黎站到身后,轻发感概说:“义父曾言,再给张东此许时日,望江码头乃成,若钟留水营复归,大江之上只有晋阳怀来、东海雍扬水营可发抗之。张东定然恨极元华当年筑江津舍望江而取摄山,使江津无水营可用。然则张东其人气量有限,不敢破废摄山天然水防。若我主永宁,定会加筑望江使之为坚城,役民众拓宽摄山五里水道,年余得成。何用在望江、钟留城下费时费力?”

第12章 落霞望江 (第1/3页)

望江邑,实则是江津之卫城。百年前,旧朝重臣元华奉旨筑江津城以扼江津水道,放弃望江邑城,而其北五十里摄山北麓重新选址筑城。当时,水战已盛,大江之上战舰大至四百料,顶置抛石机。原望江城紧倚大江而建,南城墙依大江崖石而立,距江堤不及百步,若遇战时,直接处于战舰攻击范围之内。出于战术考虑,元华放弃扩建望江邑的构想,而于摄山津水两侧新筑江津城,此处,摄山山势直刺津水而止,是以水道陡然狭窄,大型战舰不得入。江津却因先天不足,水营多为二百料以下的中小型战舰,难以凭之争雄大江之上。

张东当年永宁,苦于水营不锐,无以争天下。在他执掌永宁政权十二年,一是大力改建望江水道码头,使之可泊四百料战舰仍至楼舰,一则加攻占水营重镇钟留。然而,二者皆未能实现,张东已毙命于吴储戈下。张东建立了永宁政权灰飞烟灭。江津城虽落入易封尘囊中,然而,他要应盘据南阳宿松、潜山二邑的张东族人与白石许伯当两面压力,已无暇在望江继续实行扩建水营码头。

徐汝愚静静伫立船首,默默回忆当年吴储评论望江、江津的言语,神色黯然的向左岸望去。

望江城在津水内侧的水营码头修建中途嘎然而止,乱石横积,触目皆是。已建成的码头完全用于商用,其间桨来楫往,好不热闹。

阅读山河英雄志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