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我的祖父是秦始皇〗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秦版农业补贴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等他们送过来的时候,耧车也基本上快打造完成了。

老丞茧特意让跟着过来的小儿子椿,在自己身边打下手,甚至跟着自己组装这款即将新鲜问世的耧车。

椿自然明白自家老父亲的用意,做起来,越发用心细致,让赵郢都不由对这个出身自自己府上的小木匠多看了一眼。

耧车做出来了。

“这个耧车怎么用?”

加租,加税,加赋。

一套组合拳下来,往往就跟多收了三五斗上记载的故事一般,老百姓活干得更多了,粮食也收得更多了,但生活质量还是一如既往地稳定。

甚至更难了。

但赵郢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像那位如赵过一般,在条件许可的范围之内,尽量的让这天下的粮食多收一点,再多收一点。

就如后世——

始皇帝一边说着,一边好奇地上前抓住了前面两个扶手。耧车瞬间倾斜,别说耧斗的问题了,两只耧腿,差点都给地面干平了。

看着不小的耧车,在身高接近两米的始皇帝手里,跟只小玩具似的,有一种莫名的喜感。

瞧得赵郢忍不住噗嗤一笑,上前把耧车从始皇帝手中接过来。

“大父,您这个就算了,这个耧车是根据普通人的尺寸打造的,您老人家用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始皇陛下亲眼看着我打造耧车!

耧铲,也被宫里的侍卫,骑着快马送到了咸阳宫附近的铸铁作坊。

秦朝的时候,冶铁业的水平虽然还跟不上青铜业的水平,但规模已经发展的相当不错,不仅朝廷设置了主铁官,以及左右采铁的官职,负责管理铁器的生产和使用,并负责向民间冶铁业征收铁税。

官方的冶铁作坊,就距离咸阳宫不远。

接到任务之后,这些工匠马上行动起来,按照尺寸,打造出几对耧铲,亲自负责此时的左采铁,为了稳妥起见,还特意叮嘱铁匠,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又准备了稍小和稍大的两款耧铲,一并送了过来。

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虽然老百姓过的依然很难,但总算能吃饱了肚子,不用再遭遇饥饿的困扰。

因为耧车结构本来就不算复杂,无论是耧架、耧斗、耧腿,还是耧铲,都算不得多么复杂,赵郢一边画图,一边讲解,这群大秦最顶尖的工匠们,很快就搞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殿下,莫不是生了一颗七窍玲珑的心——”

丞茧看着赵郢推过来的图纸,忍不住赞叹连连。

“以小老儿看,此耧车,应该可行!”

所以,赵郢觉得,推出这种耧车,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至于以后——

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只要出现了两腿的耧车,就一定会有人尝试去打造三腿四腿,亦或者五七六腿的耧车。

事实上,哪怕没有赵郢,到了西汉武帝的时候,也有人成功地推出了耧车。

赵过,这位推出了耧车又研究出代田法的农学家,对西汉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可惜那些上层的人们,在割老百姓韭菜这一点上,反应都很及时,很快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有了图纸,有了工匠,打造起来,其实就简单多了许多。

上好的木料,马上送过来。

也不用换地方了,就在御花园里。这些来自少府的工匠们,还是第一次在宫里,尤其是当今的陛下面前打造农具,展示手艺,一个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铆足了精神。

因为这是自家孙子创意的缘故,始皇帝和郑妃,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一切,中间,甚至始皇帝和郑妃还特意下去看了一眼。

这可把那些正在做活的老工匠们给激动坏了。

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秦版农业补贴 (第1/3页)

“耧车——”

赵郢伸手示意,早就伺候在一旁的侍女,赶紧捧来了笔墨纸砚。赵郢笑着接过纸笔,当着众人的面,画出了一张两腿耧车的结构图。

历史上出现的耧车,耧腿最多的,有七腿。

但最常见,也最稳定的两腿和三腿,其中以两腿的耧车,播种最为均匀。大秦精耕细作,对行间距和疏密度要求都很高。

阅读我的祖父是秦始皇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