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旧事

〖港岛旧事〗

385 新旧争锋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互相鼓励竞争,去小搏大,团结一致,将来才有希望从鬼佬的碗里多扒食.”

四间商会内,有商会会长组织领导,大多数理事都表示赞同。

一来,轮值主席的制度较为柔和,广泛受到大家接受,二来,上沪商会的强势崛起,也让粤省老板们感到不安。不得不说,门户之见在很多人眼里是天经地义的事,港岛一直都被粤省人视为自己的地头,怎能容许上沪人做大?

粤省商人在港岛赚到钱,要么在港岛置业,要么送回省内发展,少数一些到南洋,可上沪人赚了钱往哪里送?不提送到台岛、欧美,TMD送到上沪给让他们心疼啊!

毕竟,这些大老板可深知上沪的地理位置,长江出口海,身系沿途十一省、二十二市,在抗战时期都可以发展成十里洋场,将来注定是一个特大城市。

港岛辐射整个粤省都乏力,把港岛的资本再往上沪搬?

别怪粤省老板们小心眼,全天下好处不能给你一个占了吧!

亲兄弟还要分个老大老二呢。

同时,粤省联合商会即将成立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整个商界,顿时给外省的华资老板们当头一棒。

粤省联合商会一旦成立,将会立即成为港岛最大的商会组织,旗下会员超万人,涉及全港大大小小的行业,幕后政治势力不仅有四大家族,还有警队、律政司、L法会,政务局。

这一点其实何定贤是很满意的,因为,他在南洋的筹码不够多,一个人吃不下,以南洋盘口奠定港岛粤省商会的大局,换得是未来港岛的华人前景。

意义重大。

随后,东莞商会、广府商会、五邑商会接连召开理事会议,正式商讨成立粤省联合商会的事宜。

“港岛连通省内,外接南洋,粤省与港岛本就同气连枝,四大商会并成一家,发展港岛于省内、本港都有好处。”

“联合商会只是试行,有利有弊,一试便知。”

再稍微整合一下江湖社团,可吸纳社团兄弟将超过二十万人。

这可不是五百万人口时期的港岛,而是两百多万人口时期,有二十万人的社团兄弟,已经占据港岛近十分之一。

虽然,港岛有在义和团时期就成立的华夏工商总会,但是自二战结束之后,华夏工商总会已经成为一个象征性组织。首先,小老板们无法加入,其次,直接受国内管辖,一旦正式加入就是公开表态立场,在港岛生意会受到港府严格限制。

所以,华夏工商总会早已经丧失二战时,呼风唤雨,支持国难的气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85 新旧争锋 (第1/3页)

世界上最顶级的商人,便是以政治为生意,政客为货品,能做到这一步算是打破体制,一代豪商。往往能够操控一个地区的格局,攥取利益,便算是一方巨贾。

何定贤毫无疑问已经开始涉猎顶层商贸,但距离真正的豪商还差很多,首先南洋的盘子不够大,顶多算是中等,其次,李广耀的幕后老板不止一个,本地就有许多豪门下重注。

何定贤也不是一人独资,而是组建联合商会,一起带大家向南洋发展,利益需要均分。

相应的,风险也会减少很多。

阅读港岛旧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