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永乐

〖大明永乐〗

第44章:总能说到点子上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确认燕军撤出十里外,耿炳文一边让收拾自相残杀和相互践踏而死的将士遗体,吩咐完事情让谁都别打扰,自己则是去写请罪书了。

“如本将所料不差,朝廷必治罪于我。不知由何人顶替统帅大军?”耿炳文知道自己完了,能不能免罪则是看接下来朝廷对燕军作战是胜是败。

皇帝是儒教信徒,是吧?

朝廷的各个要职全是大儒担任,对不对?

可以指望他们能够正确判断局势吗?但凡有一口下酒菜,不至于醉成那样。肯定是不能奢望儒教信徒能懂军事的呀!

讲一件可能会很残酷的事情,但绝对不是捏造。宋末的文天祥情操无比伟大,军事素养则是稀烂到难以想象。他要是能够理解一些军事,即便只是一些军事常识,发出抗元的号召之后有那么多人响应,哪怕无法扭转乾坤,不至于将送人头重演了一次又一次吧?

儒家典籍作为哲学类的学问绝对顶尖,翻遍儒家的著作则是没有一本可以用来教人懂军事。所以哪位儒家的人懂军事,一定是百家隐藏在儒家里的奸细,要不然就是“长歪”啦!

考虑到独尊儒术之后很多诸子百家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另外,朱棣会骂会开玩笑,倒是让降军代表真正心安下来。

毕竟,文人或许不知道朱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军方除非消息太过闭塞,要不然怎么会没听过朱棣是个武夫脾性的王爷呢?

讲实话,朝廷的将士对朱棣的感官不好不坏,纯粹是听从命令北上作战。

要说朱允炆以及其大臣一再乱搞让军方有什么看法?他们也就是碍于君臣的那层关系,爱戴什么的别提,没有各地哗变算是朱元璋留下的余泽在庇佑朱允炆了。

朱棣随后下令后撤,大军在真定城十里外驻营。

第44章:总能说到点子上 (第2/3页)

段也太阴损了,顿了顿换成苦笑说道:“手段着实厉害。”

朱棣没好气,道:“更厉害的手段你们没见着。”

从评价的角度来说,朱棣觉得至少在后勤调度上吕阳能跟古之名臣掰掰腕子。

如果朱棣好生安抚又许下各种承诺,降军代表说什么都不会信的。

阅读大明永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