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

〖春秋大领主〗

第749章:耻辱,大大的耻辱!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子产也是郑国的公族,并且还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哪能没有想到回转“新郑”的两万郑军极可能会成为郑国最后的希望?

他们尝试夺回“新郑”的行动成功,必定会在接下来死守“新郑”,无法迎回郑君姬恽的话,子产最大的可能性是再挑选一人登基成为郑国新君。

吕武有想过让子产成为郑国的国君,琢磨了很久知道具备可操作性,关键在于子产能不能过自己心里那一关,再来就是会让范氏很恼火。

所以,哪怕吕武真的想让子产成为郑国的国君,绝对不能让范氏察觉到阴氏在里面的操作痕迹。

吕武不是答应士匄会配合灭掉郑国,怎么还想着让子产成为郑国的国君呢?这件事情没有什么矛盾的地方。

所以,吕武听到了士匄的建议必须进行思考。

那个“后茅”是个什么玩意?就是殿后部队呗。

晋军这边叫“前茅”、“中茅”和“后茅”,顾名思义就是前、中、后三批部队,一般比较重视前军和殿后部队,对中军倒是觉得没什么所谓。

一般情况下,来自各个诸侯的部队会被晋军放在中军,原因显得相当现实,主要就是不相信诸侯军队的战斗力,没奢望他们能够作为第一批投入战斗的部队,害怕他们当殿后部队被击溃会连累到晋军。

解氏的家族军队在一年多的交战状态下,仅存的战斗力也就八千多人,作为殿后部队显得有些少了。

阴氏已经将能干的事情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宋彬并不是第一次统兵作战,没有感到什么紧张地给答应下来,又问道:“如遇郑军,是否劝降?”

不是什么多此一问。

他们不但控制了“新郑”和郑国的许多城邑,还将郑国在“新郑”的君臣一锅端,有的是让那一支郑军投降的手段。

吕武答道:“如统兵之将乃是子产,无需劝降。”

其他人还可能被逼降,子产没有可能的。

那么,想让解朔来指挥殿后部队,肯定需要安排中小贵族的部队过去。

晋军的战斗力比诸侯高,但是也要看来自哪个家族。

晋国卿位家族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会比中小贵族更强悍。这个是平时能获取物资以及自信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自信心上面。

“郑军一部并未往‘圉’而去。”吕武说道。

士匄知道这个消息吗?看他一愣神的表现,明显不知道那个消息。

士匄也就是过来告知吕武自己将要率军离开“斗首”的消息,没打算去管反晋联军留下的病患,物资则是希望后面能够得到分润。

“此间之事可交予下军将?”士匄可不敢点名让吕武来弄。

吕武肯定会离开“斗首”前往“圉”参战。

另外,“斗首”的战事会以追击战作为结尾,再往后晋军的指挥权将会转到吕武这边,作为中军佐的士匄老老实实当副手就行了。

在晋军中当“后茅”可不是什么轻松的活,并且责任方面有点多。

“如此,韩氏亦殿后。”士匄说道。

解氏加上韩氏?吕武点头认可下来。

没有前往“圉”的郑军约在两万左右,他们的行军路线是往“新郑”,不能排除调转回头的可能性,该提防总是要提防的。

吕武等士匄离开喊来了宋彬,吩咐道:“抽调六千骑兵,再调一‘师’,命周边将士协同,由你亲自前往追击郑军。”

他们攻占了“新郑”以及周边的城邑肯定要留下守军,就是除了“新郑”那边有一个满编“师”之外,其余周边城邑守军的数量偏少。

第749章:耻辱,大大的耻辱! (第2/3页)

责。

所以了,翻看史书的话会发现一点,几乎看不到晋国有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的记载。

在当前阶段,有史记载的大规模疫情发生在公元前673年,当时正是齐桓公在位,也是管夷吾执政阶段。

而当时的齐国并没有采取任何隔离措施,导致了疫情在齐国全面爆发,关键是齐国在那个时候还向鲁国开战,是不是疫情哪怕全国蔓延对齐国的影响也是不大?

阅读春秋大领主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