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年时代

〖华年时代〗

第二百二十章 旧怨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龚清是家中的独子,但他三个妹妹都嫁到平坝地区,生活条件不错,经常帮助娘家。因此,龚清家条件很不错的,手上积攒了不少布票、粮票。

布票换回家后,霍麻就张罗着再去什么地方弄点棉花。

棉花可是紧缺物资,本省也没人种,任她抓破脑袋也想不出辙。

就在这个时候,有村民提醒她要不在山上摘点野棉花,那玩意儿比真的棉花还软还暖和。

野棉花又叫满天星、野牡丹、接骨莲,粉红色和白色的花,很漂亮,花谢后会长出大活络丸大小的绒毛团,农民常用这种绒毛攘被子和枕头,是上好的保暖植物纤维。

廖启明说那是我大姐,大姐日子过不下去,我做兄弟帮她又怎么了?

霍麻说她日子过不下去,我日子还过不下去呢,你就不心疼心疼我,廖启明,今天我跟你没玩。

两口子狠狠地吵了一架,冷战了好几天才和好。

下来之后,霍麻还是不服气,又问六婆婆,说妈,那布票是我们给小勇做棉衣的。小勇都冻成那样了,城里的冬天冷得很,那是要死人的,可开不得玩笑。你要什么东西跟我们说就是,我们什么时候短过你的。是是是,大姐家是困难,不能不管。问题是,救急不救穷,你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植物生长在低海拔气候潮湿的山地,红石村却不产。

霍麻娘家那边山上倒是不少,恰好到了农闲季节,两口子就到了霍家忙了几日,终于摘够了做一件棉衣所需的野棉花。

他们兴冲冲回家拿布票去扯布的时候,却发现布票怎么找也找不着。

这可是家中最值钱的财物之一,廖启明就急了,问妻子你放哪里了,不是说在衣柜里吗,怎么没有,枕头下也没有,席子下呢……你这人,你这人怎么回事,你做事就不能上点心……会不会是被耗子拖去了。

霍麻吓得满头冷汗,连声说这么值钱的东西我怎么敢乱放,就是在柜子里呀。你说是被耗子拖去了,耗子别的东西不拖单单拖布票?再说了,咱们家穷成这样,哪里来的耗子?

廖勇是九月份到学校报道的,红石村冬天又热,家里人也忽略了,没有给娃准备冬装。

国庆节一过,城里就开始下起了绵绵秋雨,可怜廖勇只穿了一件单衣,冷得瑟瑟发抖。

霍麻去看儿子,看到廖勇煞白的小脸,心疼得直掉眼泪。说是妈妈的错,妈妈没本事让娃你吃苦了。小勇你放心,妈回去就跟你做棉衣,妈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不能让你受冻。

回家之后,她和廖启明商量了一下,背了十斤黄豆跟刘永华岳父龚清换了两米布票,准备进城买点布和棉花回家给娃纳一套冬装。

上世八十年代的时候街上还没有什么成衣铺子,农民的衣服都得自己买了布找裁缝做。

两口子翻箱捣柜半天,却怎么也找不着。

突然,霍麻道,启明我听人说咱们不在这两天大姐又来过,是不是妈把票偷去给大姐了?

廖启明闻言就恼了,骂老婆你说什么,你说我妈是小偷,你放屁。再说,再说,老子打死你。

说到气愤处,就锤了霍麻一拳。

霍麻不依,和身扑上,说,你妈就是小偷。这些年,从咱们家偷的东西还少吗,柴米油盐,只要她拿得动的,都朝大姐家搬。

第二百二十章 旧怨 (第2/3页)

比起来就是勉强够吃饭,但在本地也算是非常成功的。

廖启明和他母亲矛盾的爆发起于廖勇考上县重点中学的第一学期。

红石村距离县城不是很远吗,又没有车。小伙子只能住校,节假日和寒暑假才能回家一次。

在那个年代供一个娃读书对农民家庭来说是不小的负担,首先每学期十几块的学杂书本费。学校的宿舍免费姑且不提,至于吃饭,则由家里把米送去食堂存着。平时的菜钱一学期十块,反正也都是青菜萝卜,一星期吃一次肉。

阅读华年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