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卒

〖唐朝小卒〗

第109章不速之客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还不都是子仪惹的祸。”公主款款落座,轻声道。

“我?”郭礼郁闷,怎么什么事情和我都有关系,躺倒中枪的滋味可不好受。

“子仪出征之前,宫中已有传闻朝中大臣谏议父皇泰山封禅。宫里的太监、宫女就想着如何才能随圣驾一起出宫巡游。偌大的皇宫,比起外面的世界还是太小了。子仪大败吐蕃,父皇的文治武功勉强能够去泰山封禅,文武百官中以张大人为首好大喜功之流如何能够放过这样一个绝好的机会?何况子仪在草原大败室韦,小海区域方圆万里尽归安北都护府管辖。文治武功有了,开疆扩土有了,父皇泰山封禅怕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公主娓娓道来,这件事情还真和郭礼有直接关系。先前虽然有人上奏请求皇上泰山封禅,李隆基自认德行不足以封禅。如今有了郭礼开疆拓土创下武功群臣再劝时,这件事也就水到渠成。

“这件事和二皇子有什么牵扯?”

“子仪志志存高远,孟某佩服!”孟浩然知道郭礼不会无的放矢,此刻有感而发,定然有内在的想法。

公主睁大眼睛,眉目脉脉含情地看着夫君,谁知郭礼一句话让公主啼笑皆非。。

“为何公主和孟兄对皇上封侯之事如此淡然?”这个问题郁结于心,公主出身富贵,对封侯看不上眼也就罢了,孟浩然竟然也无动于衷。

“子仪有所不知,大唐开国国公满朝,无论国公或是县侯,只有爵位没有实权。姜皎早年因从龙之功获封楚国公,因泄密之事被弹劾遭受廷仗致死。”

公主看了一眼郭礼,夫君尽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对于朝政的敏感实在迟钝的一塌糊涂。谋略天下犹如两人对弈,善谋者注重大局,落子及远。看来夫君只能战场上冲锋杀敌,在朝堂之上,公主还真的不能放心。

“泰山封禅,父皇出宫数月。”公主再次提点夫君。

八窍明白了七窍郭礼还是一窍不通,表情木然的看着公主等待下文。

“皇上出宫数月朝中需要有人监国,莫非公主指的是太子之位?”孟浩然反应过来。

“二皇子借着宴会讨父皇的欢喜,哼…”公主一向支持大皇子的,可惜母妃在后宫内地位低下不能给皇兄助力,如今自己被父皇明旨出世修行,再也不能在世人面前露面。

“事关皇子,不如把公主请来一起商议?”孟浩然提议道。

万安公主很不高兴的来了。

“夫君,清莲正在和碧瑶妹子一起聊天,何事如此急促?”

“二皇子明日举行宴会,王维代二皇子送来的请帖,清莲认为其中有何缘故?”

万安久居宫中,对这些事情再熟悉不过。

“既然为了博取皇上的欢心,岂不是皇上有意将太子之位传给二皇子?”

“皇兄在外领兵多年,父皇迟迟不召皇兄回京,明眼人都看出来父皇对皇兄无意。”万安无奈道。以前总想着为皇兄做点什么事情,朝中大臣能笼络的尽量笼络,如今的局面实在是有心无力。

郭礼明白李隆基泰山封禅导致众皇子夺嫡。史书记载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在灵州称帝,李隆基在蜀中不得不退位。郭礼本来想随波逐流,可是自己来到大唐,已经导致许多事情改变。蝴蝶效应之下,现在的历史已经不是原来的历史。郭礼想要自保的想法其实已经在改变历史,既然这样为何让涂灵生碳的安史之乱发生呢?郭礼甚至想过将杨玉环偷偷养在府里,待杨玉环长大成人之后纳为妾室。

郭礼本是无根浮萍,何不有意成为盛唐的一块基石?这样想着想着,忽然开口道:“此生当出将入相,当不负大唐盛世。”

郭礼一开口把孟浩然和公主同时吓了一跳,谁不想出将入相?孟浩然还是首次听到郭礼的抱负。

第109章不速之客 (第3/3页)

“侯爷有所不知,开元五年置乾元院使,开元六年改为丽正修书院,初始以藏书为主,改为丽正修书院则以修书为主,如今圣上建丽正书院,则以修书为辅,授学为主。”王维解释道。

经过王维这番解释,郭礼算是明白了。刚开始是图书馆,后来变成文史研究院,现在改成清华北大之类的国家大学。

“恭敬不如从命。”郭礼收下帖子,王维告辞。

“先生看二皇子意欲何为?”郭礼问道,所谓的为皇上分忧都是借口托辞,真实的目的是什么呢?

阅读唐朝小卒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