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国士〗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窗户纸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打仗。

民间也又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世界上最缺德的事情是刨绝户坟踢寡‘妇’‘门’。

在中华文化中,对于寝葬所有人都有着敬畏之心。尤其是皇家陵墓,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当年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毁了凤阳皇陵就引得天下大震。

建奴入关之后,打的旗号是为崇祯皇帝复仇的旗号,对于承平皇陵也丝毫不敢损伤,还派军队驻守。一是为了收买人心,最重要的是,清庭已经开始全盘接受汉文化,对于风水一说也非常‘迷’信。在他们看来,昌平此地风水极佳,乃是龙脉所在,日后也要做为皇陵使用。

实际上,在真实的历史上,十三陵除了明十三陵之外,另有清十三陵,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归葬于此。

在当今,除了做事肆无忌惮,已失民心的李自成敢将部队开进昌平之外。其他各路兵马无论在北京打得多热闹,都下意识地避开承平,过‘门’而不入,以免得引起不必要的政治上的麻烦。

如果这次要打昌平,谁也说不准皇陵会不会受到战火的‘波’及。秦军、山东军以前毕竟还是明朝的军队,虽然士卒残暴,可好歹也会有所顾及,岛津联队和朝鲜营的倭奴和‘棒’子可管不了这么多。就算是秦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周仲英又提出重打昌平,确实叫人食指大动。

而且的,打昌平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那地方可没有建奴的一兵一卒。

原来,昌平这个地方并没有任何战略价值。不像密云,直接控制长城关隘,乃是北方边防和京城的屏障;也不像居庸关,乃是北京和山西的‘门’户。

但这地方却有着很重大的政治意义——明朝皇陵就在这里。

这里在后世被称之为十三陵,是北京最重要的景点之一。里面有十三个明朝帝王的陵寝,分别是明仁宗的献陵、宣宗皇帝的景陵、明英宗裕陵、宪宗皇帝的茂陵、孝宗皇帝泰陵、武宗正德皇帝的康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永陵、明穆宗昭陵、明神宗定陵、光宗皇帝庆陵、明熹宗德陵以及明毅宗崇祯皇帝思陵。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窗户纸 (第2/3页)

京城,可不止顺义怀柔这一条官道。以古北口为起点,有两条路,一条是古北口——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北京;另外一条则是古北口——昌平——北京。

哪边近,哪边远,自不用多说。

实际上,听到周仲英这么说,大家心中都是一亮,又有些懊恼。实际上,拿下镇边城之后,大家可以直接向东攻打昌平的,也不用到密云来兜一个大圈子。但是,不拿下密云,关闭建奴北逃之路,将来上头一旦追究下来,大家都有麻烦。出来的时候,孙元就‘交’代过,拿下北京尚在其次,此战的关键是关‘门’打狗,只要封住长城关卡,北京什么时候打都可以。但若是放跑了建奴,就算拿下北京,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大家才放过昌平不打。

阅读国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