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士

〖国士〗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两个士兵(一)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不过舅舅却有些不高兴,说你将来可是要做名和尚,做大师的。你看你,五官端正,一口好嗓子,又写得一手好字。那可是天造地设的名僧啊!如今却要去做厨子,那不是浪费材料吗?

说是这么说,可俺却不在乎。名僧不名僧不要紧,反正瓷佛寺也就这么大点,一样要种菜园子做家务,感觉和在老家也没什么区别。

不过。靠着这一手好厨艺,俺在宁乡军中还算混得不错,就连侯爷也喜欢我做的菜,说是比余祥余经历做得好好。

那个时候,我在宁乡军中做火夫。记得刚加入军队的时候,官长问我叫什么名字,我说叫果缘。正要解释这个法号的意思。那官长说:“果园,好名字啊,家里是种果树的?好得很,看你白白胖胖的,去伙房吧!”

俺当时正饿得没有力气,也懒得解释,就点头说是。

从北京回来之后,赖都回到山上,摆了流水席,招集了族里所有的人过去吃酒,一吃就是三天,鸡鸭鱼肉可劲儿地造,这其中自然有炫耀的味道。

嘿嘿,既然你这小子要当冤大头,老子不吃白不吃。要从爷爷的口中听到好话甚至是巴结,想都别想。对了,饭饱就足之后,我还得带些肉回家,就算吃不完,也可以用来喂俺家的牲口。

我是村子里的一众伙伴的头儿,我不说好话,别人也不会给赖都什么好脸色。

如此三天之后,赖都终于忍不住了,装出亲热的样子抱着我的肩膀,将满是臭气的大嘴凑过来:“哥哥,我的好哥哥,想当初在村子里的时候,你可是把我欺负得够惨的。那个时候,你可曾想过有今天。呵呵。老子现在发了。实话告诉你,咱们现在也是一个牛录章京,手下管着十几号人马。在辽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名字还是不错的,现在想起来还真有点后怕。如果当时俺报上的是俗家名字,估计黄狗这个外号是一辈子也拜托不了的。

至于我是怎么加入宁乡军的,还有一桩故事。

二、何满

我叫何满,钮祜禄?何满,满州镶黄旗旗丁。

我的老家在长白山,十五岁的时候就下了山,加入了八旗军。至于为什么下山当兵,一是黄台吉号召大家下山种地,说是在山上打猎捕渔没有什么前途。山上的出产自有定数,而且随着八旗的人口越来越多,再这么下去,再养活不了那么多人。不如下山种地,只要撒下去一把种子,到秋时就能千百上千倍赚回来;二是,家里实在太穷,饥一顿饱一顿的,还不如下山去薄、搏上一把,说不定还能发个大财。

不过,崇祯年好象就没有好年景。庙里的香火一日比一日差,道场什么的也是一场也没落着,至于他虚许诺的肉也是毛也没看到一根。

就这么着,俺就剃了脑袋跟着舅舅开始学做起了和尚。舅舅给我去了个法名,叫什么果缘。果是因果的果,缘是缘分的缘。佛家,不就讲究因缘这种东西吗?

在庙里一呆就是四年,我也变成了一个大和尚。每天也是没啥事。不外是拜拜菩萨,念年金刚经,写写字,再陪舅舅吃酒聊天。听舅舅说,咱们这一派叫禅宗,没那么多戒律,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四年中,酒是有几口浊酒。可肉是没见着。佛祖,那就算了吧,不过是糊弄人骗钱的道具罢了。

舅舅和舅妈老得好快,不过四年就老得不象话。尤其是舅妈,已经走不动路了。作为他们的侄子作为庙里的小和尚,自然要负责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熟能生巧,俺的一手素斋做得非常好,常常叫师娘赞不绝口,说临到老了。能够有这么一口吃的,乃是佛祖的恩典。

最重要的是,老子要争一口气,要活出个人样子来。

要说发财,还有什么比去当兵,抢汉狗的金银女子来得快。

就拿咱们钮祜禄族中的一个叫赖都的小子来说吧,这厮以前在山上的时候傻逼一个,虽然生得高大,可脑子却不灵光,经常被小伙伴们欺负得跟狗一样。可人家去当了兵,去汉人的北京逛了一趟,就抢过来一车银子,几十匹绸缎,还得了官府一百多亩田地的赏赐,端的叫人看得眼热。

最叫人不能容忍的是,这鸟人还弄回来两个汉人女子,那皮肤,那眉眼,啧啧……看得人真是嫉火中烧啊!

如果这小子不去当兵,以他的家境,这辈子只怕也只能在山林里搓自己******耍子。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两个士兵(一) (第2/3页)

啊!有不是生离死别,小四跟了俺,那是要去过好日子的。你再哭,俺就不带他去了。”

舅舅就是这么一个人,一着急就会骂人,也不给人面子。

他这人声音大,喝酒也凶,准一个好和尚。可却非常有本事,经念得好,字也写得漂亮,最厉害的是放得一手好焰口。

舅舅所在的瓷佛寺说是寺,其实也就是两间小屋。庙里也没有其他人,就他和师娘。平日里靠十里八乡的善男信女送些香火钱,再种两亩菜园子过活,日子倒也小康。遇到年景好的时候,会去城里替有钱人家做做道场什么的。

阅读国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