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氏族

〖第一氏族〗

章七六十四 战局(中)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什么家国大义、民族荣辱、同胞福祉、祖宗文明、子孙未来,那跟他有什么关系?

是能让他拥有更多娇妻美妾,还是能使更多人给他下跪听他号令,还是可以让他杀人不犯法?

所以袁承志跟他麾下的将士,决定投靠吴国。

立足藩镇,袁承志能够增加的富贵就有限,唯一的选择便是效仿张京,攻城掠地吞并临镇,用征伐建立自己的大业。

人贵有自知之明,袁承志不认为自己能效仿张京。

能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袁承志就很满意了。

在这种情况下,袁承志不可能效忠大晋朝廷。

河北河东两地是一个座藩镇也没有。

要是残害了百姓,国人联合会压根儿不允许私了,所谓的达官显贵们有再多钱财再多爪牙都无用,在必须接受国家镇压的同时,该赔偿给百姓的钱财丝毫不会少,全无半分人上人的地位!

袁承志跟他的将士无法接受。

他们拼命奋战,不就是为了自己人上人的富贵与特权?

之前赵氏的修行者接触他,想要让他归顺朝廷,说了些“大丈夫当胸怀天下、心系文明,以苍生疾苦为己任,继承祖宗所言之大义,为手足同胞而战,顶天立地俯仰无愧”之类的话。

袁承志半句没听进去。

耿安国、王师厚先后表忠于大晋,在袁承志看来是被逼无奈之选,纵然暂时还能做个节度使,手握藩镇大权,可一旦大晋赢得中原之战,接下来要么直接撤掉藩镇,两人顶多做个反抗军将领,要么削藩,两人权势会大为缩水。

袁承志起势之后落魄过一次,不想再次落魄,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决定不归顺大晋朝廷。

他麾下的将士同样不愿归顺大晋。

大晋禁止土地买卖,在实际上已经没了地主,官将也好士绅也罢,都不能买田置产扩大家业。

大晋官将能够拥有的,除了那点在袁承志看来微不足道的田宅配额,就只是官职与俸禄。

当然,以藩镇之主的身份,兼任中枢紧要官职,的确可以有效提升地位,获得更多权柄,享受更多荣华。

但在不能离开藩镇的情况下,这些提升都很有限。

张京被杨延广封了郡王,加上了吴国兵马副元帅的头衔,也只是让他成为了吴国最尊贵的一批人而已。

他不可能因为郡王爵位就放弃自己的藩镇,也不可能因为副元帅之位就卸任四镇节度使。

秦国也好吴国也罢,他们国中的藩镇节度使,不会有人愿意离开藩镇,被夺走兵权,去中枢任职的。

虽说大晋推行高-薪养-廉之策,官员的俸禄很高,以袁承志的地位,归顺大晋之后会拥有的官品,朝廷肯定给他分配不错的宅院,每年的俸禄足以让他锦衣玉食。

但跟节度使的尊荣与大权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

他麾下将士的土地与产业,将因为重新分配而损失惨重。

而且听说大晋推行的是什么人人平等的国策,皇朝之内没有权贵,不存在特权阶层,官府也好官军也罢,都得接受国人联合会的监督,平日里不得有任何逾矩的地方。

若有不法之事,还会被国人联合会发起国人审判,轻则罢官去职,重则身陷牢狱。

章七六十四战局(中) (第3/3页)

多,加官进爵虽然诱人,但其实都属于锦上添花的东西,不改变本质富贵。

他的本质富贵在于藩镇。

拥有藩镇军政大权,说委婉些是一方诸侯,说直白些是土皇帝,这是他的根本富贵。升官也好进爵也罢,他都不能离开藩镇。

离开了藩镇,失去了自己的部属,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再高的地位都是镜花水月,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上位者拿走。

阅读第一氏族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