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全球垄断

〖科技之全球垄断〗

第495章【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节)】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进入2月份,晟峰资本不但没有一个投资人要求赎回基金,这个东西好像压根儿就没发生过一样。

相反,晟峰资本在新开年的第一个月到2月上旬,35天的时间里总共获得了1200亿元人民币的资产托管,也把晟峰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推到了1.08万亿元人民币的新高度。

两年前就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私募资产管理投资基金,而今年的2月份,成为了国内第一家资产管理规模破万亿的私募投资基金,已经被誉为“华国的黑石基金公司”了。

不过晟峰资本与黑石集团的资产管理规模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

黑石集团本身的总资产与晟峰资本相当,但它在全球范围内却拥有着5.4万亿美元的资产管理规模。

或许,打造太空天梯最大的意义不是深空探索,反而是以此为契机点亮人类的各种前沿科技,毕竟太空天梯需要的技术太多太多了,其衍生技术用于其他领域也是无与伦比的。

刘建伟看向罗晟:“罗先生,前年哈工大的一个科学团队已经做出了600纳米大小的机器人,相信在未来,更加智能化、小型化的纳米机器人很快就到来,但就目前的技术发展速度来看,我们可能还要等待很多年,十到十五年甚至更久。”

听到这话,罗晟敏锐的察觉的到了对方这句话的一些潜台词,旋即好奇的问道:“哦?刘教授你认识哈工大的这个科学团队吗?”

“这个科学团队的带头人是我认识几十年的老友,他在纳米技术领域的专业程度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权威专家……”刘建伟点头笑道,字里行间都对其表现出了倍加推崇。

罗晟何许人也?

心里稍加思索就瞬间明白了这位教授的心里想法,刘建伟加入星箭国际有半年多的时间了,罗晟虽然跟他相处的时间不算多,但也对其有了充分的了解,在工作之外的事情,是一位不好意思直接开口的人。

罗晟相信,如果不是因为和工作有关,他甚至都不会提及这个老友,这位新材料学专家在人情世故方面有点不大擅长,毕竟人家的心思都醉心于学术研究去了。

“刘教授,你能不能帮我一个忙,写一封信给你的这位老伙计,我想把他和他的团队从哈工大请到星箭国际来。”罗晟结束心中考量便直接问道。

果然,刘建伟一听这话眼前一亮,毫不犹豫的点头:“没问题,我肯定全力以赴协助你把他挖过来。”

真直接,哈工大的校领导听了多半鼻子得气歪。

罗晟也是露出了坦诚的笑容,心里也不禁感慨的又一次想到了阿西莫夫《银河帝国》里面的那句名言:绝大多数的科学家们之所以都是九流的行政人员,或许只因为他们惯于处理弹性较少的自然现象,而不懂得如何应付善变的人心。

刘建伟之所以总是申请不到研发经费,或许也和他“耿直”的一面有着很大的关系,某种意义上来讲,罗晟成为了他的伯乐,他这样的人确实需要罗晟这样的人去支持才能更快的取得科研成就。

……

下午,罗晟邀请刘建伟来到了科技综合体大厦。

虽然不知道年轻的金主是何用意,但他还是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应邀来了,虽然“耿直”了点但也不完全是情商为负数的憨憨科学家。

“刘教授,今天把你请来是想给你看看一个东西。”

罗晟正领着刘建伟前往大厦内部的环形大厅,后者也颇为好奇,当两人进入了一空旷的封闭环形大厅,刘建伟看到眼前的画面时也不由得当场一愣。

“这是……”

大厅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模型,这处大厅的高度也达到了三十多米。

“这是我耗时三个月且经过超算严密计算打造的太空天梯等比例模型。”罗晟望着眼前悬吊着的完整模型,旋即偏头看向刘教授笑道:“特大件的手办,也就秦皇能比得过我了。”

此时此刻,刘建伟压根不知道手办和秦皇是什么梗,他一言不发的向前走去,抬头仰望着眼前的模型仔细端详着,嘴巴也是下意识的微张着。

看到这个模型之后,刘建伟更加确信罗晟是真的想要打造一个太空天梯出来,而不是随便说说,尽管这是个世纪大工程。

太高了,最高处达到了三十多米。

只能说有钱就是任性。

“刘教授,这边请。”

罗晟旋即带着他来到了旁边的一个升降梯,能够抵达不同高度,而不同高度处也有走廊,这样就可以在不同高度直观的平视这个特大号的手办了。

“绳索的问题至少有刘教授你的团队在负责,而且进展颇为喜人,并且也有了一个理论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太空天梯的技术难点太多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这梯子的运行问题了。”罗晟望着顶部的空间站打开了话匣子。

刘建伟审视着这个精致无比、科幻感十足的超大模型,不过片刻他也结束了沉默。

“在科幻作者亚瑟·克拉克笔下《天堂的喷泉》一书中有过太空天梯的描述,在没通电之前用老式轮毂电梯的方式把人或货物拉上太空,速度很慢甚至要好几天。”

罗晟笑道:“刘教授也看克拉克的作品?不错,但现实中我们肯定不能用这种方式上太空,目前关于这梯子的驱动方式我已经有了两个方案设想。”

刘建伟收回目光并落在罗晟身上,诧异的说道:“有方案了?”

罗晟示意他看向眼前数吨之重的模型:“第一个方案就是现在这个模型,就是给整个缆绳通电,给梯子加上轮子,让轮子夹着缆绳,靠缆绳上的电直达太空轨道,这样爬天梯的速度就能和电力驱动的高铁一样快了。”

刘建宏旋即说出了心中的疑惑:“但是这太空缆绳可是长达几万千米啊,不管是从地面还是空间站的电都可能因为电阻而大量损耗,甚至直接断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半米长的管子已经打破了世界纪录,刘教授你们的进展比我想象中的要快很多,不过我们需要的长度是至少三万六千公里的管子,有什么办法能够在未来造出这种长度的管子?”罗晟盯着里面的碳纤维纳米管说道:“刘教授,你倒不必有压力,我的意思是至少有个理论可行的方向。”

闻言,刘建伟没有多想便坦言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个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我认为只有纳米机器人技术得到突破才有能担此重任,其它都不行。”

罗晟:“纳米机器人?纳米科技的突破可一点也不比新材料容易,甚至更难。”

刘建伟点头道:“没错。纳米机器人,这种病毒级别大小、用分子制造出来的机器人,碳纤维纳米管是由六边形的碳原子结构组成,而纳米机器人很小,能在微观层面构建这种结构。只要碳材料足够,纳米机器人就能造出几万千米长的碳纤维纳米管,在理论上是绝对可行的,效率也飞快。”

罗晟不由得环抱双臂默默的点点头,纳米技术如果能够得到长足突破并应用,不仅仅能为新材料的应用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医疗临床应用也有着无穷的想象空间。

星箭国际研发实验大楼。

今天是春节,但刘建伟团队依旧在工作,在他们的眼里除了极少数的休息日,每天都是工作日。

科研学术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能取得成功过的突破除了天赋之外,这种夜以继日的奋斗在第一线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罗晟今天也来到了这里,此刻正于刘建伟在实验室里。

两人正站在一个实验台旁边,上面放着一个透明的封闭隔离管,内部放置着的就是刘建伟团队的最新成果,一段制造长达半米的碳纤维纳米管新材料。

在蓝星科技和华尔街空头之间没有分出胜负的时候,他可是亲眼看过自己的顶头上司在办公室里咆哮,罗晟效应?狗屁!

而现在呢?

舔的这么义无反顾。

刘文的助理只是在心里吐槽自己的老板,不过也很快就去执行了。

一旦把钱投资给晟峰资本投资基金,完成交易之后,这笔资金将会冻结三年,三年之内的封闭期不可赎回基金,不过可以打包成债券转让,或其它金融衍生品,只要有人肯接手就能债权转让,所以刘文也不怕这三年如果需要变现,转债就是了。

……

进入新开年2月份也即将迎来春节长假,如今危机已经有惊无险的度过,蓝星科技也好,蔚蓝海岸要也好,旗下的员工都能安心的过个好年了。

不过罗晟并没有回家乡过年,在带领公司度过这场重大危机之后,他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攀科技上,主要是星箭国际。

同样没有回家过年的还有刘建伟等科研团队。

……

她如今在投资界的地位就如同罗晟之于科技界,很多从事科技领域投资的VC,自己拿捏不准哪家创业公司有前景,那索性就直接投资晟峰资本得了,一了百了,省心省事。

只不过那样赚的就相对少了,但踏实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晟峰资本在短短的三四年的时间里,资产列表迅速膨胀到即将破1万亿人民币的原因。

秦微木本身在金融领域天赋异禀,又是和罗晟一伙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在上流圈子里,明眼人都知道,这又带来一重保障。

这一次华尔街空头大鳄的惨败,无疑进一步增强了“罗晟效应”这一玄之又玄的光环,业界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盲目的共识——相信“罗晟效益”就等于赚大钱。

之前虽然被晟峰资本冻结了基金,但也是可以这么干的,问题是,那个时候谁敢接这个烫手的盘啊。

大家都以为华尔街肯定会胜利,晟峰资本也会被蓝星科技拉下水而死无葬身之地。

只不过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前刘文也在不断的寻找转债对象,只可惜没人敢接这个盘,那时都快急疯了。

不只是刘文,投资过晟峰资本的基金、券商在当时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而现在,刘文万分庆幸当初没人接这个盘,否则真尼玛亏大了。

但此时此刻,他如同变了一个人一样。

“不可思议,晟峰资本这种专注于前沿科技长期投资的投资基金,每年砸上千亿风险投资出去,在投入如此巨大的沉没成本之下,居然还能够连年获百亿之巨的盈利规模。”

刘文感慨了一声,过了一会儿旋即吩咐他的助理补充道:“你去安排一下,创投基金账面有60个亿的私募资金,全都投给晟峰资本吧。”

说完便笑道:“你永远可以信任‘罗晟效应’的。”

此举实在是过于真实,引起了他的助理极度不适。

反过来,那些拒绝接盘的人现在也是后悔万分。

眼下,不仅仅是创投基金开始狂舔,其它的基金公司都上演了大型“真香”现场。

面子的什么有什么卵用?可以带来利润冲业绩?

不得不说的是,作为晟峰资本掌门人的秦微木,如今在资本圈里可谓是如雷贯耳般的存在。

各大VC可谓是无人不知,在科技创业者大军里面也是无人不晓,被奉为真正的“投资天使”,因为晟峰资本除了资本运作之外,风险投资只投资初创科技公司。

第495章【空头黯然离场,大获全胜(1.2万多字超大章节)】 (第2/3页)

的A轮融资,创投基金就来捧场了。

晟峰资本成立的时候,也捧场了,后续也进行了多次投资。

但去年蓝星科技与华尔街空头进行旷世大战的时候,罗晟把晟峰资本拉下水让刘文这些投资人非常不满,更加愤怒的是晟峰资本还冻结了所有的投资禁止投资人的资产,不给赎回基金。

刘文得知之后也是气的骂娘。

阅读科技之全球垄断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