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书院

〖回到古代开书院〗

第二百四十六章 北上之心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不过,傅振羽不管,她还有要事要办。让郭丞安排周学政的食宿,又指了李宗延招待周学政后,傅振羽换上女装,去了牟家。

牟家巴掌大的地方,牟老爷子又防贼一样防着傅振羽,傅振羽桃李把东西放下后,道:“这是湖里才挖出来的藕,或是凉拌,或是清炒,都是不错的。我要去女学,先给舅舅家送了些,又顺道带来与你们尝尝。”

牟家才给林家送过自家种的果蔬,傅振羽这也是替他们还情。那关系好的,尤其是亲家,便是这样送来送去。牟老太太一面说着客气了,一面将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袁自舟高中那年,周学政时任礼部郎中,对袁自舟是如何成为探花郎的,自然十分清楚。排在袁自舟前头之人,实在是拿不出手。是以,年轻俊美、会试排名十七的袁自舟,靠脸拿了探花之名。

周学政直接忽略傅振羽那句话隐藏之意,说起了运气与实力:“探花乃运气,会试排名十七,绝非运气,乃实力。”

傅振羽则道:“会试排名十七,也是运气。三年前的乡试,袁自舟中举后和我说,他要接着考会试,我便拟了十个会试主考题。其中,‘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排在位。”

上一科会试过去不过两年,周学政又是礼部的人,自是知道傅振羽说的是什么!

恍然大悟。

在白话文的熏陶下,傅振羽钻研八股的结构和模式,总是不及李宗延这些土生土长、从零开始之人。

有了李宗延的话,周学政决定留宿南湖,他要听傅振羽讲一次课。

“周大人怕是要多等两日了。”说完,傅振羽立即背起南湖书院的课程安排,“南湖书院,明日只有时政课,之后是月考。月考过后休息一日,正式上课第一日,又有水利书院之人过来一道听课。我的课,要在下午才上半日。”

周学政一噎,最后道:“无妨,本官办的是公事。”

这怎么可能是公事?

旁人乡试排名可能没人注意,一甲三位,都是重点关注对象。袁自舟参加的是同庆六年河南乡试,排名四十二。这样的排名,在南直隶兴许还能金榜题名。但河南籍进士并不算多,当这样的名次,又是连着考,直接落第的可能性很大。

结果,袁自舟不仅没落地,会试十七。

想了想,周学政道:“我们当时分析了河南乡试的卷宗后,最后判定,袁自舟善谈,不大通实务。原来,竟是我们错了。他,不会找人代笔吧?”

说到最后,周学政已心惊胆战。

身在礼部数年,他下意识地反应——科考舞弊,可不是什么好事。

“本官去年在京城。”

“关于袁自舟的传言,大人没听说过吗?”

周学政淡定道:“谣言止于智者。”

意思是,他听过,不曾放在心上。

傅振羽笑了笑,道:“可那不是谣言,小女子不才,初识袁自舟之际,他连秀才都不是。不过短短三载便金榜题名——我分析过他能高中,只没想到名次这么好。他的运气,着实不错。”

傅振羽歪着脑袋,沉默三息后,道:“应该不算代笔……”

“何谓应该?”周学政不满她的言辞。

“我给他提供了思路,他自己组织的文字。所以,应该不算。”傅振羽如是道。

周学政眼中疑惑更重。

李宗延却是立即懂了,为他解惑:“山长懂八股之意,却不会八股之形。她与我们讲课时,也只讲意,不讲形。”

第二百四十六章 北上之心 (第2/3页)

李子坚,也只是他一个厉害,不是说南湖书院本身就有金榜题名之能。”

在我的地盘翘我的人,还这么贬低我,这个周学政,真是太讨厌了!

傅振羽不悦了,问周学政:“不知大人去年可在京城?”

周学政家贫,三十五才中的进士。外放了六年贫瘠知县后,花了大力气谋了京官。入京后方知京城大,不易居。努力了十年后,终于放弃京城,谋了外职,是二月外放到河南的。因而,他给了傅振羽肯定的回答。

阅读回到古代开书院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