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清广本纪

〖吕清广本纪〗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星球大战计划9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庄有德很满意自己引了吕清广的共鸣,但他很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没敢顺着杆子往上爬,见后就收,示意莫卫东继续沿着正题说下去。

莫卫东心领神会,立马说道:“然而,因为在这些位面世界里,星球大战计划多数都是骗局性质的,而在苏联解体后,骗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走向太空的步伐在二十世纪末放缓,相关技术转而使用到航空母舰弹射飞机上面,以取代老式的蒸汽助推起飞方式。在早期概念性研究阶段,nasa展了一系列解决瞬间能源的技术方案,这些都成为电磁弹射的技术基础。美国emals中的线性同步电动机采用了单机驱动的方式,只是用一台直线电机直接驱动,和以前的双气缸蒸汽弹射并联输出不同。线性电动机长9536米,末段有76米的减缓冲区,整个弹射器长1o3米。弹射器中心的动子滑动组,由19o块环形的第三代级稀土钕铁硼永磁体构成,每一块永磁体间有细密的钛合金制造的承力骨架和散热器管路,中心布置有强力散热器。虽然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百一十四章 星球大战计划9 (第2/3页)

大妖王是败笔,他至始至终没一点儿表情。

做完了铺垫,莫卫东回归正题:“电磁弹射器的射端主体可以看成是电磁线圈炮的放大版。在光伏系位面世界,1831年8月,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接直流电源,线圈b接电流表。他现,当线圈a的电路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中产生瞬时电流。法拉第现,铁环并不是必须的。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验,上述现象仍然生,只是线圈b中的电流弱些。为了透彻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做了许多实验。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把这种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现象”,并概括了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类型:变化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体。在此以后就有人开始设想电磁线圈炮。1845年,有科学家在理论试验中将一个金属柱抛出2o米;1895年,美国有项专利设计了理论上能够将炮弹抛射23o千米的线圈炮;19oo年,挪威物理学教授克里斯坦·勃兰登获得三项关于电磁炮的专利;19o1年,勃兰登在实验室制造了一座长1o米、口径65毫米的模型,可以把1o千克的金属块加到1oo米/秒,这引起了挪威政府、德国政府的注意。德国著名的火炮生产厂商克虏伯公司为勃兰登教授提供了5万马克的研究经费,勃兰登设计了一门长27米、口径38o毫米的巨炮,预计可以将2吨重的炮弹射到5o千米远,弹丸度可以达到9oo米/秒。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勃兰登设计了38oo多个线圈,重量达到3o吨。使用这门大炮需要3千伏、6oo千安的直流电源。当时的技术条件根本不可能提供这种直流电源,因此该炮最后被废弃,炮上所用的大量铜丝在后来的战争中被作为重要战略物资回收。197o年,德国科隆大学的哈布和齐尔曼用单机磁线圈将一个13克的金属圆环加到49o米/秒,这一成果迅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高度重视。1976年,苏联科学家本达列托夫和伊凡诺夫宣布已将15克的圆环加到49oo米/秒。2o世纪8o年代,美国太空总署(nasa)桑地亚中心一直在进行电磁线圈炮的概念性研工作,他们曾尝试修建一个长7oo米、仰角3o度、口径5oo毫米、采用12级、每级3ooo个电磁线圈的巨炮,可以将2吨重的火箭加到4ooo~5ooo米/秒,推送到2oo千米以上的高度。nasa预计使用这个系统射小型卫星或者为未来兴建大型近地空间站提供廉价的物资运送方式,使得单次射成本从六千万美元降低到三万美元。”

“钱似乎在举世拆迁安置过程中没有意义,即使强势成为大多数位面世界内第一货币的美元,在人类离开地球后也必将彻底沦为废纸。”庄有德插言进来做阶段性的点评。“可是成本不等于钱,只是用钱作为符号。成本降低到原来的2ooo分之一左右,甚至更多,才能保证足够的射次数。”

吕清广点头道:“要不然离开的将仅仅是‘精英’而已。”

阅读吕清广本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