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清广本纪

〖吕清广本纪〗

第七百三十章 当阳桥头2

上一页 简介 下一章

张三依旧不信吕清广的,带着自己的亲信动手拆桥。他坚定相信自己的判断。

吕清广微微一笑也不再阻挡,其实拆桥不拆桥意义都不大,如果曹孟德看到桥没有拆不追了,不过是替自己省些力气,也避免见到关二再被吓一跳。受惊吓对心脑血管儿不好,特别是领导干部尤其如此,所以他们通常都是淡定的,起码看起来都很淡定。不过吓一吓也没有多大的问题,貌似曹孟德的承受能力还是挺强悍的。

张三带着他的亲卫挥舞着砍刀冲向了当阳桥,他坚定的相信拆桥容易修桥难,一顿乱刀砍断了捆绑巨木的绳索,用长枪把木头拗到河道里,任其漂流向下游就齐活了,光砍够这些大树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他相信自己不是做的无用功,起码也能耽搁曹孟德一些时间。

时间对于刘大是很重要的,多一点儿时间就能跑得远一点儿。

曹孟德一阵狂奔,跑回到长坂坡。见到长坂坡上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大片流民簇拥在一起,更见到流民看向自己的惊恐畏惧的目光,这目光这神态比什么安慰剂都有效,一下子就将自己的恐惧冲淡,让他记起自己才是令人恐惧的存在。看到更悲惨的人自己就能脱离悲惨甚至短暂的感觉到幸福,这就是对比的作用,也是找到个垫背的能获得的好处。这是一般人都多少有些的劣性,曹孟德来得更直接,他这是以恐惧解脱恐惧,在流民对他的畏惧中迅速恢复了强大的自信。

在大路上的流民纷纷向两旁逃开,徐庶从人群中逆向挤出来,迎着曹军溃退的骑兵洪流走去,镇定从容,视这能踏平血肉之躯的铁蹄洪流如蝼蚁。

当回到长坂坡,奔逃的速度自觉不自觉的都下降了,看到流民以后不仅曹孟德变得轻松了全体骑兵也都有跟他相同的感觉,只是程度不同,速度自然再次的降低,冲到徐庶面前时,曹孟德勒住了马,全军也顿时停下,只有一路紧随马蹄滚动的烟尘刹不住车,继续向前冲,要把徐庶吞没在灰尘里。

徐庶的手隐在袖筒中暗自掐诀,左手使了个定风咒法,右手使了个避尘咒法,两个都是修真界最低端的法术,是各门派各世家给最低级杂役用来打扫卫生用的,不过此时用在此处倒也贴切,效果更是立竿见影的。滚滚而来的烟尘在徐庶身前一臂远的地方顿时停住,气浪到此就烟消云散,灰尘在落地时聚拢向两旁并转化为泥土。滚滚烟尘声势浩荡,可化作泥土却不过两小捧,连一个大点的花盆儿都不够填满。

徐庶淡淡一笑,问道:“可是遇到三将军翼德了?看诸位头颅还在脖子上,应当是没有跟三将军动手吧。难道是诸位有先见之明,望风而逃回来啦?”

徐庶这是明知故问,可这话听在曹孟德一伙的耳朵里十足震撼,他们感受到的是未卜先知的神奇力量。

“不用等了,”吕清广道,“子龙已经救了阿斗,不过一时还回不来,你不必管他,先走吧。”

张三疑心病比较重。他歪着头瞪着眼盯着吕清广看。

“三将军!”一匹马从树林后跑来,马上坐的是糜竺,他在马上大叫道,“三将军不要多疑,赶快随我去保护主公。”原来是刘大刚开跑意识就清醒了,相当这位先生虽然是跟诸葛孔明差不多时候到的可一直没有加入核心,他说话三弟未必肯信,于是立刻让糜竺赶过来唤张三一声。也就是说吕清广跑这一趟纯粹是多余的,可见外来者真的不是那么好参合到此间的历史中去的。

张三信不过吕清广,但糜竺说话他是相信的。于是大声答应道:“我拆了这座桥就走。”说话间,他打了个响亮的呼哨,听到呼哨,二十来位亲卫骑兵都朝这里聚拢来。

“不用拆桥了,直接走就行。”吕清广劝道。“拆不如不拆。”

曹孟德诚惶诚恐的请教道:“以先生看操此刻该如何做呢?”

徐庶也不客气,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要求:“请先派传令兵会襄阳,调襄阳和樊城所有船只到汉津渡口,将这些流民接回到樊城去安置。”(未完待续。。)

>vid/<

第七百三十章 当阳桥头2 (第3/3页)

一个后面就跟着翻几个,不过好在伤不重,起来爬上马接着跑,只是有两匹马摔下去时被后面的马蹄踩了,爬不起来。这个就悲催了,被连续踩踏,几下就出气多进气少了。

张三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个效果,愣了一下后哈哈大笑,一回身,看到吕清广了。催马上前,惊讶道:“咦,怪哉,你咋在此?”

吕清广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告诉他:“老刘已经往汉津渡口去了,你也抓紧点儿走吧。”

张三回头望了望,曹军已经跑没影了,放眼望去看不到人。他摇晃着脑袋说:“我还不能走,我得等子龙。”

阅读吕清广本纪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