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工业时代

〖星际工业时代〗

第166章,第一条生产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秦毅仔细的听着,听完也是点点头,军工产品,秦毅本来就没有打算能够赚多少钱,上头的订单太少,又不能全球卖,注定了星河航天的军工产品项目是为了和上头搞好关系,提高自身地位的存在。

真正赚钱的,还是私人反重力宇宙飞行器,一旦私人反重力飞行器开始普及,不断替代汽车,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交通的工具。

那这个市场就非常的庞大了。

全球范围内,每年汽车的产量上亿辆,全球范围内汽车的总量超过10亿辆,单单是华夏国内的汽车保有量就超过3亿,可想而知,一旦私人飞行器开始普及,这个蛋糕会是何等的庞大。

这才是秦毅看中的,也是秦毅一直以来都在为之不断努力和奋斗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核心的反重力发动机生产线产量怎么样?”

想到这里,秦毅就对刘培强问道。

“我们预计的产量是能够达到年产10万台反重力发动机,但现在各个方面都还在试运行阶段,我们顶多就只能够做到年产1万台反重力发动机的样子。”

“当然如果走民用路线的话,反重力发动机的性能要求可以降低很多的情况下,我们的产能还可以提高很多。”

刘培强将数据报了出来。

“核心反重力发动机厂房目前也已经差不多调试完毕,很快就可以投入生产使用,到时候我们的产能就会出现过剩的问题了。”

“上头这300架青云空天战机的订单,我们预计在2022年3月份之前就能够全部生产完毕。”

刘培强是项目的总负责人,对青云空天战机的各个方面都非常清楚。

“实际上,如果我们的生产线全负荷开动的话,我们是能够拥有年产1万架青云空天战机的能力。”

“不过现在是和平年代,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战机,我们又不能往全球市场销售,只能够将我们的产能降低到年产1000架的水平。”

青云空天战机,它的性能要求等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高,作为核心的反重力发动机,它的性能要求自然是也同样非常的苛刻。

不过私人反重力飞行器方面的要求就低很多了。

无论是速度还是机动性又或者荷载等等各个方面,私人飞行器自然是远不如军工的青云空天战机,相应的对核心反重力发动机的要求也就低了很多、很多。

造价方面也相应的要低很多。

一辆青云空天战机造价

第166章,第一条生产线 (第2/3页)

 “我们的第一条生产组装线已经基本调试完成,接下来我们差不多就可以实现月产100架,年产1000架青云空天战机的目标了。”

刘培强指着眼前的流水生产线说道。

这套流水生产线其实是一个组装线,专门负责组装青云空天战机,至于战机的核心反重力发动机则是在另外一个厂房进行生产组装。

“我们整个青云空天战机的生产,我们是参照了汽车制造,核心部件我们自己生产,其它的零部件,我们能够外购的全部外购,不能外购的,我们才自己生产。”

阅读星际工业时代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