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妃奋斗史

〖皇子妃奋斗史〗

第102章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高贲不敢再轻易进攻,退回已方大营,双方对峙,进入僵持状态。

……

这么一僵持,就持续了一个多月,魏景倒是沉着已对,但高贲和齐田却不行了,两人的压力越来越大。

联军中军大帐。

齐田眉心紧蹙:“高将军,恐怕不能继续对峙不动了。”

高贲一喜,忙让人把安王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一想起正面开战吧,高贲烦躁,对阵齐王他心里发虚啊。

作为昔日齐王手下一大将,他最清楚这位战神之名可没有一点水分的,刚开战有一倍兵力还好,可现在,现在……

且减损那十几万军士,有近十万是北军,其余的安王人马居多,都是精锐啊。

齐田心里也很不踏实,沉吟片刻:“要不,让安王增召援兵?”

兵力朝廷已无法再腾挪了,那安王呢?荆州是安王地盘,不管是粮是兵,要调动都方便。

几次交锋下来,各有输赢,不过因动作不大,双方未有多少损伤。

魏景相当有耐心,沉着以待,而联军有朝廷压力,不得不率先有了大动作。

四月二十,精兵十万,夤夜奔袭,飞夺阴山关。

阴山关一失,益州军左线再无屏障。

敌军来势汹汹,魏景却静候已久。他命张雍激战半夜后佯装不敌之势,关门摇摇欲坠,终被撞开,敌将吴奕大喜,立即下令全力进攻。

朝堂压力很大,两人并非没有政敌的,上次大败后攻讦鹊起,好在皇帝给压下去了。但后续又僵持了这么久,弹劾二人的奏折更多了,雪花般呈往皇帝案头。

这还不是大问题,大问题是皇帝也开始有意见了。

拖得越久,皇帝越焦躁,另外几十万大军粮草压力十分之大,真的无法再拖了。

高贲咬牙:“那就只能战了。”

对敌战策,这一个多月里议论过无数遍,突袭吃了大亏后谁也不敢轻动,且找了找去也没有找到敌军适合偷袭之处。只能选择正面开战。

首次大捷,歼敌十万。

魏景趁机出兵,绕随城,在敌军援军回营时突袭。士气低落的联军仓促应战,瞬间落于下风。幸而高贲经验丰富,指挥得宜,这才勉强站稳脚步,开始反攻。

又是一场大战,但魏景并不恋战,在己方优势渐被敌方人数消弭之时,他果断下令,按原计划撤退。

联军再败,减员达六万。

两战两败,元气大伤,人数上的优势已被狠狠消弭,士气大落。

全军士气大振,立即往前疾冲。谁知刚进一段,忽有兵卒察觉不对,脚下黏黏腻腻,仔细分辨,硝烟掩盖下竟一地桐油。这当口火箭嗖嗖,“哄”一声赤红火焰连片,还在勇猛前进的敌军惨嚎奔跑着。

未进关的敌军大惊失色,连忙急退,谁知这时两边山岭鼓声大作,旌旗招展,竟有益州军埋伏与此。

其实阴山关口一带林木稀疏,并非藏兵好地点,此乃魏景虚阵。但吴奕身陷火海,副将惊慌失措下,立即中计,连连下令急退。

铜锣明响,令旗挥舞,敌军倒能勉强列出队形,可惜指挥上的失误是致命的,败退敌军正正落入了魏景的埋伏圈。一场伏击战来得又快又凶猛,在敌军援兵赶至前,已迅速结束战斗,潮水般退回已火焰全灭的关口。

率大军来援的敌军主帅高贲,只能恨恨看着关门“砰”一声,重重在面前闭阖。

魏景收回视线:“我方应以不变应万变,待敌动,伺机击之。”

……

两军对峙,双方都十分谨慎,观望了足足十余日,开始互相试探。

北军悍名,果名不虚传,单兵素质强,反应迅速,打起来极棘手。对阵尚且无父子,普通兵卒把脑袋别在裤腰上也是为了温饱养家,面对旧日主帅不管内心有否感慨,金鼓一响,该冲锋的也不得半点延误。

魏景对此全无半点波动,意料中事,上了战场,就是你死我活的敌人。

“他娘的!”

忘了说,此次朝廷统军之帅,乃北军大将高贲,监军则是太尉齐田。

非常熟悉的两名字,一个曾是先帝放在北军之中的心腹,当初魏景一中伏,高贲立即持圣旨符节,以雷霆之势接掌北军,并大力协助新帝清洗军中上中层将领,牢牢掌控。

另一个更了不得,齐田是平海侯傅竣的“心腹”,当年在血洗傅氏,血洗东宫一党,他可是出了大力气。

魏景居高临下,冷冷俯瞰黑压压的敌军:“我必歼此二贼。”

第102章 (第2/3页)

这是肯定的。

但这么明显的破绽,敌军也肯定清楚,不会轻易露出来的。开战后作为主力的,肯定是北军和安王军。不消耗了这二者,诸侯联军是不会被动用的。

急不得,需静候良机。

目前要对付北军和安王军,合起来也四十多万,不容小觑。

阅读皇子妃奋斗史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