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大宋

〖造化大宋〗

194 番外九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谢过了那婶娘,王乙把手上七零八碎的东西都放在了桌上,这才直起身,捶了捶背,长长吁了口气。每日要走两里地才能到教书的空场,之后还要赶去大相国寺给人代笔书信,一日辛苦自不必多言,但是对于王乙来说,这却是最让他舒心的活法。

王乙是个孤儿,自懂事起就长在慈幼院里。本以为这一生若是能囫囵长大,也就是买个苦力的命了,未曾想却有幸上了学。那是开封府挂名的义学,掏钱的却是韩大官人和宝应观的仙长。王乙当年不知有多欣喜,虽说要在作坊帮工,每日还有数不清的课业,但他还是咬牙读了上舍。

能读上舍,就能学更多文字,知更多数算,将来也能谋个好差事。然而真正学成,他却发现一个掌柜、账房的美差,并不是他想要的。义学虽好,但只收孤儿。城中也有官学,想要入学却需要束脩,穷苦人家哪有这个闲钱?可是穷人就配识字知数了吗?似他这样的孤儿,尚且有进学的可能,那些有家有口的,怎地反而没法让孩子进学了?

犹豫了许久,王乙终是在这陋巷中安了家,每日天一亮就出门,到临街那处有棵大槐树的空地上支起黑板,教孩童们读书识字,学习数算。

他也不过是义学里出来的,能教的不过是《三字经》、《千字文》,还有宝应观出的《小学算数》。这《小学算数》可跟《九章算术》不同,没有那么多艰深的道理,反倒有不少算式,口诀,最是适合孩童们读。

因他不收束脩,名声很快就传了出去。数条街上只要有适龄的孩童,都会跑去听上两句。当然,这些孩童未必能日日去听,毕竟他们还要给家里干活,甚至早早就安排了差事,须得上街赚钱。然而听下去的依旧有不少,瞧着那些日渐熟悉起来的面孔,看着那一双双闪闪发亮,透着渴求的眼睛,王乙便不觉得累了。他懂这些孩子的心,也知他们心中所想。若是识字,就能看懂报上的文章,若是知数,就能算明白存下的钱财。若懂得更多,说不定也会明白那些官人们才会懂的大道理。

人非禽兽,生来就是向学的,只是有些人缺了这一扇门扉罢了。

看着桌上那大包小包,王乙笑了出来。去净了净手,直接取了筷子,坐在了桌边。打开荷叶,里面是一块鱼腹,挑了最肥的一大块,还泛着油光。另一包则裹了三个饼子,死面的,这时节也能放上几天。还有小罐里的咸菜,煮好的菜汤,就算不做饭,也够他填饱肚子了。

送他东西的人,每日都不一样,像是说好了一般,几家几户分别送些零碎,凑上一顿便饭。都是穷苦人,基本上都是从嘴里抠出的余粮了。但只要他讲学,这群人就会孜孜不倦的送东送西,帮些小忙。他们是付不起束脩,却比那些付得起的更加知恩。一声“小先生”,又何尝不是感念和尊重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先生,这儿是刚腌好的咸菜,就着粥吃最爽利了。”

“小先生,小先生,这果子刚洗过,甜着呢!”

一路穿过简陋的棚屋里弄,不知被人叫住了多少回,等到了家时,王乙身上已经挂了不少东西,有荷叶包的、竹筒盛的,陶罐装的。临进门,隔壁的阿婶还帮他开了门,顺口道:“小先生,家里可还有要洗的衣物,明儿我一同给你洗了。”

王乙赶忙道:“怎好烦劳婶子……”

“烦什么烦,就那几件衣衫,不费事的。我家狗儿若是没人教,怕不是要翻了天,现在都识数了……”那阿婶嘴上噼里啪啦,对于面前这年轻人却十分恭敬,实在是此人乃是附近三条街里,唯一肯教穷家子的先生啊。这样的好人,大家伙也要照应着才是。

194 番外九 (第2/3页)

法实验:“瞧见没,把电通在两极上,就能让水分解,而顺着两极向上冒的气并不一样,一者为元气,一者为氢气。若是我预料不差,这法子能轻易得出水的构成,还有更加洁净的单样气体。这还只是水,若是换了其他溶液呢?必然也有新发现啊……”

那絮絮叨叨的讲解,顿时让苏颂也来了兴趣,站在一边认认真真看了起来。

“小先生,今儿家里蒸了鱼,俺带了一块来,赶紧收着!”

阅读造化大宋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