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晚唐〗

第1013章 霸气侧漏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洛阳也是燕京,虽然是陪都,可与其它几京的地位并不一样,洛阳可是一度是大唐数名皇帝长年所在的都城,更是天下的中心。眼下去洛阳,有几个好处,一来是洛阳已经是放到嘴边的一块肉了,王处存已经帮他拿下来了,他们只需要赶过去而已。其次,如果他们现在去洛阳,那么对关中一些藩镇来说,暂时对他们还没有那种燃眉之急的压迫,没有切肤之痛,也许他们可以再次分化关中诸镇,然后一个个的分个击破。再有一个就是,去洛阳,能更稳重一些,控制洛阳,扫平周边,掌控中原后,关中,不过就是砧板上一块肉而已,随他们宰割。

“那就马上南下洛阳,你们觉得从哪个方向派兵过去合适?”

“要去洛阳,就得快,兵贵神速。杨复恭肯定不会轻意善罢甘休的,这会是一场大战,而拿下洛阳,对我们取得这一战胜利很重要。某以为,可以派水师沿黄河而上,直接绕过朱温的汴口和还由洛阳军控制的武牢,直接送陆战队自洛口登陆,最快的速度投送一支精锐部队到达洛阳,最短的时间内接手洛阳,以待后续部队到达。”盖寓这员鬼才军师也立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河东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河东由于其独特的山河地理形势,使其内部分割成一个个盆地,且通向外部的几个交通孔道又多是利于外出而不利于入攻,因此,河东向任何方向出关进取都有高屋建瓴之势。而外部入攻山西则属仰攻,易被阻扼,这就使得河东成为一个极有利内线作战的优势。

但因为他夹于东西两边之间,使得河东的地位变的一直那么尴尬,河东很容易称王。但难以成就真正的霸业,就和蜀中一样,这是一个守之有余,但进取不足的地方。历史上匈奴刘汉灭西晋,北魏的兴亡,以及五代的迭兴,都是河东这种独特地理形势的典型。

说到底,河东就是关中和河北争霸北方的一角力场。现在李璟控制了代北和太原,可以说,半个河东已经到他手。而且是最重要的那半个。剩下河东还有三镇,但已经难挡李璟的脚步了。

“先不急着去打长安,长安虽是燕京,可黄巢已经攻破过一次了。长安早不再是那个神圣的天安。那里除了穷困饥饿。就只剩下了一群凶恶的各镇士兵。除了那点地盘。什么都没有了。只要拿下了洛阳,其实声势上是一样的。

李璟想打长安,不单单是为了地盘。最关键的还是政治上的声势。就如当年黄巢破了两京一样,造成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如果能一举拿下长安,控制长安天子及百官,那可以说形势已定。不过眼下被敬翔这么一提醒,李璟却也突然醒悟过来。

第1013章 霸气侧漏 (第2/3页)

有许多北方分裂混战之时,多数都是这样的套路,一方据河北,一方据关中,两边以河东和河南为角力战场。多数时候,是要先拿下洛阳的。居于河北起家的,不但有安禄山,东汉开国皇帝刘秀也一样是在河北起家,最后攻入关中称帝建国。

这样的争霸局势有过许多,如战国秦赵的那场长平之战,秦就是关中,赵国就是在河北,但长平之战却是发生在河东的上党,最终那一战东方强国赵国被坑杀了四十万人,从此一厥不振,而秦国也从此越来越强,终于一统六国。

南北朝的东西魏、北周北齐对峙,最大的角力场也是在河东。

北方四大板块,关中、河东、河南和河北,河南为中原中心腹地,地位重要,但乱世争霸中,位置却很尴尬,金边银角草肚皮,乱世天下角逐,总是起于四边,最后才逐鹿于中原。一般的情况下,起于中原的势力,动静都能闹的很大,可最后都往往争不过边边角角的那些,尤其是争不过河北和关中的势力。隋末的瓦岗,唐末的黄巢,都起于河南,声势都弄的大,但最后都渣都没剩下一点。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