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晚唐〗

第764章 下一个打谁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如果秦王依然打算先北后南,那也可以让江淮行守势防御。然后在北方可以乘热打铁,现在河北方面有十几万重兵,随时可以集结起来,进行灭藩之战。如今反李联盟早破裂,卢龙军灭了,现在完全可以一举把义武镇给吞了。然后,继续进攻,步步蚕食,逐个消灭河东和河北的诸藩。只要趁着这把火扫平了河北与河东,那个时候再一举南下中原,河南立即可平,然后便能一举挥师西进,夺取长安。

到了那时,虽然才打下半个江山,但实际上天下必然已定,只须传檄天下,便能安定天下了。

而在这个时候刹车止步,实在是太可惜了。这个大好机会一旦错过,也许各镇很快就能恢复过来了,到时要打可就没这么容易了。

李璟认真的听着敬翔的陈述建议,敬翔说的不无道理。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眼下秦军已经打出了节奏,完全可以在各镇反应不及的情况下,把雪球滚起来,越滚越大,直到一举荡平天下。

但是,敬翔的这个计划只是一个计划。李璟如果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形势虽然一片大好,但也并非一切顺意啊。”李璟打断了众人的称赞,皱眉道:“我们也应当看到,持续的战事,对我们已经有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这两年连续作战,我们的地盘扩充的太快了。三年前,我们还只有登州一隅,而如今,我们已经占据了东方半壁山河,拥有了五分之一天下。军事上这固然是大好事一件,可另一方面,地盘扩张,人口激增,也带来诸多内政问题。”

“军事和民政是我们的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的快走的稳,而现在,我们军事的这条腿已经极为粗壮了,但我们民政这条腿却还有些孱弱了,如果我们不能均衡,继续这样下去,迟早要出事的,很有可能,我们就会在将来某个时候,狠狠的摔上一跤。”

太师、尚书左仆射、鄂国公崔芸卿对自己的门生在这个时候还有如此清楚的头脑十分欣慰,举笏道:“某赞同秦王之议,眼下我们在军事上是节节胜利,但毕竟根基尚浅,新占诸地还需要时间稳固。窃以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当转为稳固阶段,不再出击,而是训练整顿兵马,修理甲兵,发展生产,稳固地方。用一到三年时间,把如今我们所占之地,彻底的消化稳固之后,到那时,粮草充足,器械精良,方是大军席卷天下之时。”

参谋院使、三川郡侯敬翔目光在李璟和崔芸卿师徒二人脸上掠过,心中有些疑惑。他不知道崔芸卿和李璟一唱一和,是不是暗示着这是李璟已经决定好的打算。也许李璟说的有些道理,但他做为秦军中军方位于李璟之下,主掌秦军军事战略的参谋院使,更多的却是从军事角度来考虑问题。

在他看来,秦军一连串的军事胜利,并没有达到作战能力的顶点。以眼下的形势,秦军完全可以继续作战。淮北的徐州已经拿下,南面的两个重要敌手高骈和黄巢,一个已经陷于东南的乱局,而黄巢也重心西移,进入关中。南面完全没有敌手,秦军在南面可攻可守,要攻,可聚兵直击洛阳,一举夺取中原腹心之地。或者,也可以直接重兵南下,一举将已经元气大伤的高骈灭掉,尽取淮南富裕肥沃之地。

第764章 下一个打谁 (第2/3页)

天吃白米饭白面都吃不上,本王就做的还不够啊。”

李璟这番话是真心实意,他是从现代来的,在那个时代,人们早已经不用粮食担忧,想吃什么吃什么。因此,对于李璟来说,做为一个上位者,他要做到的第一件事情必然是让人温饱。如果连这个都解决不了,还谈什么其它呢?

不过这番话一出,却是让节堂在座的诸文武们齐齐震动了一把。在这个时代,或者说从古自今以来,哪怕就是所谓的治世、盛世,又有几个真正的能做到国富民丰,天下百姓都能吃上大米饭白面?这简直就是理想中的大同盛世啊。就是如今的秦藩,得益于东北开发,有无数的新土地。还有工商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百姓做工。才使得现在治下几乎人人有田种,有工做,每个人都能供养家庭,老有所依,幼有所养。就是孤寡,也有官府出钱赡养,孤儿,也有官府帮忙抚育。虽然说。不少家庭确实也还如秦王所就,一天两顿,还得搭着粗粮,可是这样的日子,在座的许多官员们已经十分自豪了,能做到这一步,足以名载青史了。

“某等相信,秦王有此仁爱子民之心,只要持之以恒,如此三年五载之后。大王治下之民定然生活更上一步,人人不为温饱而愁。生活安康,社会各谐。”尚书右仆射李振十分真诚的说道,不管如何,李璟能说出这样的一番话,并且一直在这样努力,那么他相信,他李振绝对跟对了人,跟着这样一位仁君明主,他愿意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