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晚唐〗

第704章 造反无罪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而且从另一方面讲,新得的河北四镇,也难以供养十几万军队。李璟这个时候把五万骑兵南下,也可以就近由山东行省供应军需。再有一个。把骑兵放在齐州。其实也就是高屋建翎的守好了德棣二州。

当然这也不是全部。李璟这时南下,目的有三。一是以此向河北四镇表明接下来不想再开战的意思。二来,步兵守三关与河间,稳固沧瀛莫,骑兵退历城,是为守德棣。第三个原因,则是李璟想要趁眼下天平军与泰宁军两军大败,镇内空虚之时。准备把山东丘陵地带这片拱卫山东形胜的有利地理形势趁机拿下。以此,彻底稳固山东行省。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李璟的每次战争都务求目的明确,配合于大战略布局,绝不乱打。眼下既然没有实力吞掉河北四镇,或者说,如果付出些代价,也能夺下幽州镇,或者义武镇,但是对于李璟来说,这个代价不值得。如果花太大代价夺下幽州或者义武。李璟不一定能守的住,就算能守的住。也许就会因此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循环,这不合李璟的战略规划。

相对于河北四镇实力犹在,是一个带刺的果子,现在的天平镇和泰宁镇,却是一颗已经熟透却又只手可得的果子。

河北四镇此时差不多被东北军南北截断,北面义武军和幽州军抱团。南面的成德军和魏博军又抱团,四镇因为丢失莫瀛,而使得中间的通道失守,虽然通过定、镇,也能连通,但这却远不如莫瀛通道了。

好在李璟率骑兵主力南渡黄河,虽然有同样数量的步军进入河北,但起码,让四镇松了一口气的是,李璟并不打算趁胜追击,继续进攻四镇了。连吃了两次大败仗,四镇还真不敢跟李璟继续拼下去。

不过李璟的骑兵主力虽然南下了,可四镇却也不敢这个时候去找场子。全因眼下河流解冻之后,李璟不但在河北驻有九万兵马,而且李璟的水师也从海上进入河北的运河与漳河、滹沱河几条大河之中巡弋。加上东北军紧守三关与河间,重兵云集,四镇并不敢冒然再出兵攻城。

一时间,河北战场倒真如李璟等人预料的一样,李璟一南下,大行台的河北行省与叛军河北四镇,一时间风平浪静,鸡犬相闻,可却井水不犯河水。

不过这种平静之下,却是双方的各自在招兵买马,整军备伍。谁都清楚,平静只是暂时的,等双方准备充足之后,必然会有一场更大的战争。

李璟这个时候从东北和山东调来步兵、乡兵,把骑兵南下,就是从攻击阶段转入防御阶段的表现。

这个时候以守代攻,也是李璟和诸人仔细商议的结果。李璟需要时间来消息这新得的五州,保住这条东北与山东的沿海通道。控制住这条运河的现有掌控地段。

这个时候转攻为守,不论是战略层面还是战术层面来说,都是极为必然和正确的选择。

李璟把骑兵南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以此向河北四镇表明李璟接下来没有继续进攻四镇的计划,让四镇也安下心。要不然,李璟一下子屯集十几万兵马在河北,那么四镇肯定会反应激烈。双方真要死拼起来,那真可能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艰难苦。特别是春夏开始,河北那些结冰的河流开始化冰,原本通畅的平原,将重新被河流分割成,就算是骑兵,也会有很多不方便。

更关健的还在于,李璟可不愿意和四镇这个时候拼死拼活。两虎相争,只会白白其它观虎斗的。李璟捡了个大便宜,便打算先把胜利果实吞下去再说。

长安城中的君臣们并不知道李璟的想法,但却为李璟的大捷和准备反攻洛阳的计划而激动万分。

“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04章 造反无罪 (第2/3页)

三州的关键则是河间和三关。

在经过了这一战之后,河北接下来的形势便可能从激烈的对抗转为一段时间的对峙阶段。

河北四镇需要这个时候来舔伤口,从新布置。

李璟同样需要这个缓和的时间,对新占领地稳固、经营。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