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晚唐〗

第664章 我弃之如敝履,尔视之若珍宝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虽然眼下的局势与历史上的已经渐渐不一样了,但是,大唐还没有到最衰弱的时候。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瘦死的骆驼,他也比马还大。

历史上朱温能干掉唐朝,并不是因为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如他这几年的发展,发展迅速,可朝廷之前却一直都没有真正的重视过这块地盘。

而李璟若进军中原,不管是兵出山东,还是兵出河北,李璟虽然能保证他的兵马能占优势,甚至能打下大片的地盘。可军事的胜利。不等于政治上的胜利。

不能真正的占有、控制,便不是真正的成功。

而且不管是山东还是河北,都不会有人肯坐视李璟的扩张的。

眼下的朝廷,依然还拥有极大的威势,朝廷的号令之下,可以说莫不相从。

另外的淮西、山南等地的造反,无不败了。

裘甫起兵,败了。

庞勋起兵,败了。

王仙芝起兵,败了。

李克用起兵,还是败了。

只看这次河北叛乱,朝廷各镇的反应就当得知。三百年的李唐王朝,在天下百姓的心中,依然占据着正统地位。

李璟此时若反,等候李璟的可能就是全国的围攻绞杀。到那个时候。李璟只能全力迎战,他真正能依赖的地盘也只有登莱青齐和辽南少数地区。而且李璟最大的依靠工商制造和商业贸易也必然遭受毁灭性打击。

没有工商贸易的支持,李璟就不能保持眼下的优势。镇国军建立时间并不长,并不算最强的,起码,李璟认为镇国军若是与沙陀军、党项骑兵等比起来,还是有些距离的。镇国军靠的是装备优势,机动优势,数量优势,但他估算过,若是此时与整个大唐为敌,当大唐对镇国军的商品实行封锁的时候,他们的优势,就有可能成为镇国军最大的弱势。

因此,一直以来,镇国军虽然扩张迅速,但李璟并没有自负到不知道自己的底细。

他是白手起家,没有深厚的家族底蕴,先是靠着崔芸卿、于琄、宋威等人的支持,才渡过了最初的阶段。随后又是不惜本钱的讨好了皇帝,大量的钱财才保住了李璟渡过了最脆弱的那段时期。然后几次为朝廷卖命征战,换来了更高的官职地位。就这样心惊胆颤的到了现在,终于有了足够的本钱。

不过要想做到这个很难,也许几代人的努力都不一定能真正完成。

但起码现在他已经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根基,只要给李璟几年安稳时间全力发展,他能让这里大变样。

说实在的,李璟并不是很想马上参与到中原的争斗中去。

并不是说中原没有东北后,中原比东北好上百倍千倍。但这样好的地方,也意味着争斗、战争,甚至是反复拉据。根本不可能有安心发展的机会,只会是四面乱战,烽火连天。

李璟当初据登州,却渡海远走辽东,就是因为虽然辽东苦寒,可这里却是一个能安心发展的地方。击败这些胡族,李璟便能自由的把他们迁走。然后重新迁来一批百姓。没有所谓的土豪世族。一片白纸。可以随意的挥洒,按自己设想的制度和理念发展。

可这本钱自保有余,但还不足以挑战大唐。

李璟不想去硬碰硬,他知道历史的潮流,他愿意等。所以,他才会一心向东北扩张,移民建城,垦荒屯田。

安禄山造反,败了。

河北三镇当初每一镇不是拥兵十几万,也同样败了一次又一次。

就连淄青镇李家,拥有十三州,控兵十万,而且淄青镇富甲天下,兵精粮足,还与四镇联盟,结果还是败了。

第664章 我弃之如敝履,尔视之若珍宝 (第2/3页)

,只是最弱的一支而已。

就算是已经衰弱的渤海国,亦是拥有五百万众二三十万军队的海东大国。而且,还有契丹这个强悍的马上部族,再兼还有一个奚,若是不能灭掉契丹、奚、渤海,就不可能真正的占据东北。甚至灭掉契丹、奚、渤海,也不过是暂时取得稳定而已。

真正要想占领和改造东北,鞑靼、靼鞨、新罗都是需要清除的。

只有全面击败他们,全面占领,然后全面的移民筑城开垦,使汉人在这里占有真正的绝大多数,才有可能真正的使这块黑土地永久掌握在手中。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