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晚唐〗

第662章 沙陀入关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但是,满堂诸公,包括年少的天子,却都绝不愿意在这个时候服软低头。对他们来说,当年德宗之时,那是到了极为危险的时候,是没有办法的便宜之计。而他们,眼下并不处于下风,让他们低头认辅服软,那是绝不可能的。

要堂堂天子,下诏已罪,向那些乱臣贼子们下赦令?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南北两面做战,可朝廷手中雄兵百万,岂惧区区几个乱臣贼子?

李蔚的这个建议早就提出,不过被李儇毫不犹豫的一口拒绝了。一心想要做太宗的继承者的李儇,是绝不愿意接受这种带着屈辱的提议的。

面对这些叛贼,李儇的态度是强硬的。谁敢叛乱,那就消灭谁!

德宗、宪宗都不曾彻底的平灭河北诸藩,祖宗的失败耻辱,必须用胜利来雪洗。

“卿不必多言,即使是砸锅卖铁,朕亦要灭了河北四镇!”天子强硬的向延英殿诸重臣宣布。“大唐的疆土,绝不允许乱臣贼子割据自立!”

“陛下圣明!”

延英殿中,众臣都拜了下去,高声附和皇帝的豪言壮语。虽然如田令孜等绝大多数人对此并不以为然,但这个时候,却也无人反对。

李儇有些心清澎湃,目光望向枢密院的左右枢密使。

当年朝廷就是借回纥之兵,才收复了长安。

在李蔚看来,调这些胡兵征战叛军,对朝廷还是有利的。胡兵胜,自然是最好。胡兵若是败,起码也能消耗叛军的实力。

当然,李蔚心中最适合的方案还是立即调镇国军入河北平叛。

或者,稳妥一点,仿效德宗皇帝,可以下个罪已诏,对河北诸藩下大赦令,同时也可以向东南的黄巢下招安令。

先赦免这些叛臣逆贼,然后再想办法一个个的各个击破,如此避免直接战争,却是最稳妥的。

眼下的枢密院使有着宰相之上的宰相称号,设立之初他们的职责本来只是做为政事堂与皇帝之间的一个中间承上启下的关系。但是到了现在,枢密院却掌控着朝廷的军事大权。与政事堂可谓是平起平坐。

枢密院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出纳密命,以佐邦治。凡侍卫诸班直、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62章 沙陀入关 (第2/3页)

的威胁,关中长安的生命动脉运河也处于这两处叛军的威胁之下。若是运河被截,关中将有更大的危机。

做为户部尚书兼政事堂宰相,李蔚反对朝廷在这个时候大举调动河东以及河南、山南诸道各镇兵马前往河北平叛。因为调动这么多镇的兵马,军需供养都需要朝廷负责供军。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极大的隐患,一来是担心诸镇会被河北军击败。若是诸镇兵几篇,那从长安与叛军之间可就没有阻拦了。

又或者,山南与河南的兵马往河北平叛,会使得东南通往关中的门户大开,使得草贼调头直奔长安、洛阳而来。

李蔚已经隐隐意识到,与其费力调河东河南山南的兵,还不如去调李璟的兵,或者直接调塞外的胡兵。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