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

〖晚唐〗

第270章 都里镇要和亲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到后来的李闯王,不也是打土豪分田地,连后世的太祖不也正是用这分田地的绝招,取得了绝大多数贫下中农的拥戴。历史早已经向李璟 证明了,土地永远是百姓们最渴望拥有的。而眼下大唐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天下,土地兼并早已经极度严重,无数的百姓都成了无地百姓,成了别人的佃户甚至是奴隶。

沙门镇只要把土地分给下面的将士,乃至将来拥有更大的地盘后,分给普通百姓,那么就永远不必担心得不到大众的拥戴。光把田地留着自己用,或者只分给那些军头文臣们,这样做的结果,不外是走北朝魏’齐‘周几个朝代的老路,只会武出一群群的门阀以及集团来。

更何况,有了土地,百姓才会扎根土地上,也就不会再四处流窜,甚至参与民乱。民稳,才能发展。

乌湖岛曾经被洗劫过两次,两次都是沙门镇军干的。以致于这次接收时,岛上连那些商户都没有几个了,到处残亘断壁,一片废墟。不过李璟 有的是人,直接把地分下去后,乌湖岛上立即按照大黑山岛的模式建立了十几个囤堡。另外李璟又调派了镇海营驻守乌湖岛,派怒涛营驻守龟岛,有了民,有了军,又调来工匠民夫,修建防御工事,修复城堡。然后建立工坊,调来诸多奴隶俘虏。顿时这些岛屿又热闹了起来。

战事结束,消息灵通的商人们已经听到都里镇向沙门镇赔款,两家停战的消息。这些商人们见到各岛之上大搞建筑,搬迁,一片热闹,立即又都 如猫闻到了腥一般的鱼贯而来。不但原先的商铺都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陪同的张宏有些心痛,二十万亩地啊,如果做为军囤。一年那就是将十几二十万石的粮食收获啊。现在却一下子全赏给了下面的将士。虽然赢了人心。可镇上的损失可不小。

李璟 一边走一边还不时的和地里忙碌的将士家眷们聊上几句,问一些种子农具是否都到位,耕年租借是否顺利。打井开沟的计划做好了没有等。

看到张宏的表情,自然明白他想的是什么。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句话我一直觉得很好。二十万亩地虽然产出不少,我们现在赏赐下去看似一大笔损失。可你得从长远来看,大家有了地,你说大家是不是就扎根此处了。以后是不是就和我们从此一心了?从此以后,沙门镇是我们的,也就是大家的。咱们心往一拧,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处,如此沙门镇才能聚起一股子力量。”

要想让百姓士兵拥戴,光是赏钱赏物还是不够的,那不是长远之策。只有把大家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了,那么大家才是真正的一家人了。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什么?土 地。对于这样的时代来说。土地永远是最珍贵的。王仙芝起兵,打的旗号是什么?天补平均。不就是给那些无产破家的百姓们承诺分地分钱吗?

第270章 都里镇要和亲 (第2/3页)

的眼皮底下做贼似的。这样下去,早晚得出事。干脆离开沙门镇,跑去乌湖岛接收赔款去,也算是躲下清静。

谁说女人多就是齐人之福的?李璟现在却是已经被几个女人弄的焦头烂额了。

李璟赶到乌湖岛的时候,岛上一片忙碌,人来人往。在码头上,正有一队队的工匠和民夫们在赶建箭塔和棱堡。过了码头,岛上的田地里则有许多百姓在赶着播种。这些人都 是上次立下军功的将士的家眷,上次立下功劳的将士们除了获得财物等奖赏外,李璟 还把夺下的大谢砦诸岛的近二十万亩岛上耕地,除了留下沙门岛的那些耕地做为荣耀象征的勋田外,其余的全都按军功奖赏了下去。战功多的将士得田一二百亩,少的也有十多亩,平均下来,沙门镇军人人几乎都 得了二三十亩地。

土地在这个时代就是最珍贵的物品,钱财虽重,可却不及百姓们对土地的那份特殊感情。李璟这次赏赐下二十万亩土地给军士们,立即赢得了全军上下的一致交口称赞。二十亩地,按市价,也不过是二百贯钱左右,可在大家的心里,这可比钱重要的多。一得到土地,虽然春耕的最佳时期已过,可将士们的家眷还是都 纷纷赶到自家的地里补耕,一片热闹。

阅读晚唐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