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帝国再起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八百四十四章:都没反应过来

上一章 简介 下一页
最新网址:wap.washuwx.com

“唔。”蒙恬似乎没有看见那一条战线的不利地形,或许也是对第二十一混编军团有信心也说不定。他最多就是问一句:“事先的水源储备量?”

作为长史的张良,他的主要责任就是为征西军团拾遗补漏,也是了解各种数据等待蒙恬提问,立刻就说:“没有发生意外。能够维持半个月。”

根据斥候探查,目前位处第二十一混编军团对面的是大概七万左右的胡人骑兵,这一部分的胡骑并不是头曼麾下的心腹部队。斥候一再冒险抵近观察,得出的结论是这一部分的胡人来源有点杂,能够看到来自高原的高地羌和青塘那边的平地羌,已知西域的渠勒、若羌、戎卢,只有大概二万左右是与匈奴外部。

所谓的匈奴外部是目前的区域性和亲善性的产物,像是休屠、浑邪、白羊等等西北边草原的部落就是属于匈奴编外部众,匈奴一度占据河套之后更是收拢了不少部落,基本都是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战争打的是什么?有的只是尽可能地了解作战场地的山川地貌,对所属部队人员配置、装备配置、人员调度、物资储备。后勤可持续等等方面掌握的更多,然后再派出足够的斥候尽可能探清楚敌军的动向,集合起有参谋才智的人员制定几个以上的作战计划,容纳下因为实际需要的可选择性。

每场战役的作战计划只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己方有利的前提下进攻姿态,这种进攻姿态又分为缓和急,缓一般是作为守势,急是划定为主要进攻方向的那一部分。局部守势和局部进攻就是每一场战争的常态;另一种是面对己方不利情况下的部署,战局对己方不利的条件下应该是怎么样的守势,退兵路线应该又是从哪,甚至是哪些部队需要壮士断腕都要事先考虑清楚。

大的两个方向确定下来,对己方有利的战局又会有几个细节,对己方不利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少细节,蒙恬现在执行的作战计划是基于从双方兵力、物资、后勤判定上,对己方有利的那一套作战部署。

“第二十一混编军团目前是在这个位置,”张良用手里的教鞭点着沙盘上的一处,那里左侧是山地类型。正前方、右侧方为平地,后侧为盆地,看那些用小树杈代表的树林似乎也不算少:“兵力向前、右侧成扇形组织防御工事,所属粮秣和预备补充的器械放置于山脚,”又点了点旁边的一处水源标注地:“他们取水需要行走五里,目前这是最大的破绽,胡人会专门针对取水路线。”

没有任何军事目标不存在破绽,第二十一混编军团的破绽不止是在水源上,后方的盆地其实也是一个不利地形。一旦正面战场崩溃,溃散了的徒步士兵进入盆地地形,胡人追击之下那里显然会成为一个天然的屠宰场。

第八百四十四章:都没反应过来 (第1/3页)

战争本就不是演义戏曲,哪来的那么计谋百出用以承托某个角色的智慧近乎如妖,有的不过是战前的物资准备和人员调度,再依靠参战将士的汗水和鲜血,用着自己人或是敌人的尸体来铺垫,铺成一条通往胜利或是失败的道路。

针对战事的布置并不是越越杂显得越厉害,更是不能做什么环环相扣那样的蠢事。越是复杂的布置出错率就会越高,环环相扣要是其中一环崩坏还玩什么?

个人的力量在一场浩大的战争中有限,毕竟军队不是一个人的四肢身躯,从来都没有如臂而使那么一套,手脚尚且会有跟不上反应的时候,数千、数万、数十万完全按照一个人的意愿去进行想要的动作,还是在弄用鼠标和键盘就能玩的即时战略游戏呢?

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主帅,蒙恬从来都没有奢望过仅是依靠几个计谋就能获取战争的胜利,计谋是建立在合适的时机和实力的可允许对比上。很多时候计谋是能够做到力挽狂澜的地步,但是,那在无数次到令人怎么数也数不清的军事历史中,一个计谋扭转战局的出现多少次?也只有少到了可怜的地步,偶尔成功那么一次才会值得大书特书,那些失败了的该有多少次!

阅读大秦之帝国再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