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霸图

〖大唐霸图〗

第八十五章 天下大势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诏”,是当地土语对于王的称谓,一诏就是由一个王统治的一个部落。六诏各自为政,互不相通。蒙舍诏地处最南,故称南诏,已经从部落制过度到国家,唐廷在开元中为了对付吐蕃,物色了稍露实力的南诏,作为牵制吐蕃的力量,扶植它继续壮大。

蒙舍诏从开元初就一直亲唐,通过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北。

两藩,是契丹与奚的合称,因唐朝与**的强大,两藩常游离于两强只见,多有反复。

自从开元二十五年张守珪乘契丹缺乏雄主的情况下,在萘禄山展开巨大攻势,使得契丹余部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以后的几年,元气大伤的契丹几乎从天下舞台上销声匿迹,他们已经无法和唐廷相抗衡,再者也即系需要休养生息。

边境安宁了几年,进入天宝年间,两两藩与唐廷的关系,又进入反复无常的阶段,部落酋长追求发展,而伫立在东北掣肘两藩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却并不想安于现状,他需要边功来青云直上,使得形势趋于复杂。

南邻。

第八十五章 天下大势 (第2/3页)

阿史那汀回国夺取汗位。这个政治与军事相结合的行动,准备的不够充分,不仅低估了莫贺达干的力量,且对突骑施内部响应阿史那汀的人数盲目乐观,结果,在天宝元年五月,阿史那汀到达俱兰城,就遭到了击杀,护送的队伍也难逃厄运,一场远距离费时费力的行动,宣告破产。

幸而突骑施内部的矛盾日渐严重,让唐朝依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与莫贺达干闹得水火不容的都摩度,投奔了长安。都摩度的投来的正是时候,唐廷制定了通过都摩度遥控突骑施的政策,玄宗封他为三姓叶护,加赐丹书铁券。

唐廷的一系列分化行动,进一步激化了突骑施内部的矛盾,苏禄部、裟葛部、莫贺达干、都摩度四个最强的部落,各自为政,互不相通。族势已经中衰的苏禄部,洞察了唐廷与莫贺达干之间的恶劣关系,积极向唐廷表示亲近,以求泯灭昔日嫌疑,改善自己的政治关系。

天宝元年腊月,河西节度使夫蒙灵察相机发动了对莫贺达干的攻势,战果辉煌,莫贺达干死于非命。唐廷重新恢复了对突骑施的控制。

阅读大唐霸图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