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看今朝

〖还看今朝〗

第三卷 第七十一节 辛苦了

上一页 简介 下一页

“嗯,后天下午,我们要去和钟书记见面,汇报这几天准备情况,确定调研路线,辛苦你们了。”沙正阳点点头。

贝一河二人刚走,王丰就紧跟着进来了。

估计应该是加了几天班,当王丰交给沙正阳材料时,沙正阳都感觉王丰面目有些憔悴。

“又加班了?还是得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本钱,不急于一时。”沙正阳一边说,一边接过材料,迅速浏览起来,十多分钟后,沙正阳点点头,“不错,留在我这里,我在仔细琢磨一下,王处长,辛苦了。”

听得沙正阳点头认可,王丰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对沙正阳的风格,王丰也是专门做了一番了解,甚至不惜专门托人到汉都那边去了解了一番。

他感觉得到沙正阳对曲晓伟的欣赏,也清楚自己在口才上比起曲晓伟来略逊一筹,而且曲晓伟在人脉资源上更不是他能比的,所以他也没想和曲晓伟比。

他更担心的是空缺了许久的秘书一处处长真正要补缺的话,自己能不能竞争得赢另外几个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番的对手,比如综合一处副处长于丽萍,秘书二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他才会给林春鸣提出来,把这些技校资源整合进宛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力争实现提档升级,建设汉东理工学院,进而建成汉东理工大学。

还有像七厂二所都有自己的职工医院,这些医院的医生乃至医疗设施在十多二十年前都是重点保障,医生都是来自重点医科大学的毕业生,而医疗设备也都是用的最先进的器械,只不过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才开始迅速萎靡下来。

这仍然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尤其是医生,只要给他们一个发挥的平台,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他们就会熠熠发光。

就算是子弟校也一样是难得的教育资源,只要能够让他们地方上的教育资源合理搭配起来,给他们提高的机会,这些大多都是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师资力量就能迅速重新成长起来。

贝一河也感觉到了沙正阳的倾向性,点点头:“那行,沙主任,我和小杨会尽快着手。”

第三卷 第七十一节 辛苦了 (第2/3页)

晖本来还有些松懈,但看到贝一河的动作,也开始下意识的紧张起来。

“其他都没啥了,不过因为省委对这项工作催得很急,要求今年年底就要启动起来,你们要考虑一下,企业搬迁,哪些工作可以先做起来?我个人的观点是,企业办社会这一块肯定要早点儿着手,学校,医院,技校,尤其是技校,更要和咱们全市高等教育建设结合起来,你们要好好谋划,……”

在沙正阳看来,很多人视为累赘的七厂二所的职工医院和子弟校、技校这一块,恰恰是现在宛州发展最紧缺的资源。

诚然这一块如果一下子交给地方,会给宛州市财政带来很多大的压力,但是移交地方已成定局,那么就应当好生谋划考虑如何将这一块资源运用起来,如何来弥补宛州在高等教育这一块的短板。

阅读还看今朝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

相关推荐